<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秀嶼區政府網

中  文  名:秀嶼區政府網

官        網:http://www.ptxy.gov.cn

地        址:暫無

車牌:閩B

區號:

政府網簡介

  秀嶼區位于福建東南沿海中部,與臺灣隔海相望,距臺中港僅72海里,于2002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秀嶼區隸屬莆田市,區人民政府駐笏石鎮,全區轄9個鎮、2個鄉:笏石鎮、東莊鎮、忠門鎮、東埔鎮、東嶠鎮、埭頭鎮、平海鎮、南日鎮、湄洲鎮、月塘鄉、山亭鄉。陸域面積39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514.75平方公里。通行莆仙方言莆田話。

  清朝以前

  南朝陳光大二年(568),析南安郡東部地置莆田縣,縣治在延陵里,不久撤銷,地還屬南安郡。隋開皇九年(589),平陳,改豐州為泉州(州治仍在今福州),復置莆田縣屬之。翌年,改泉州為閩州,大業三年(607),廢州,改閩州為建安郡,領閩縣、建安、南安、尤溪四縣,撤銷莆田縣建制,地還歸南安縣。大業十二年(616),陳邁領泉南兵馬鎮莆田,唐武德二年(619),陳自任莆田縣令。唐武德五年(622),平定閩中地,析南安縣另置豐州(今泉州),復置莆田縣,屬豐州,圣歷二年(699),改豐州為武榮州(州治在今泉州),析莆田西部地置清源縣(后改名仙游縣),莆田、清源兩縣同屬武榮州。景云二年(711),武榮州改名泉州;天寶元年(742),又改名清源郡,隸江南東道,不久,改名長樂郡,莆田縣的隸屬不變。后唐長興四年(933),王審知次子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莆田縣屬之。五代閩永隆五年(943),延鈞弟延政在建州稱帝,國號殷,莆田縣為其所屬。南唐滅閩后,泉州、漳州先后在留從效,陳洪進割據之下,莆田縣屬泉州。后漢乾祐二年(949),泉州改稱清源軍,莆田縣屬清源軍。

  秀嶼區宋乾德二年(964),改清源軍為平海軍,莆田縣屬之。太平興國四年(979),析莆田、仙游、永泰、福清四縣所轄的十四個里,設置興化縣,縣治設在游洋。同時建太平軍以領之。軍治在興化縣。太平興國五年(980),改太平軍為興化軍,又以莆田、仙游、福清三縣隸興化軍(福清縣旋劃歸福州轄)。太平興國八年(983),興化軍治所從興化縣遷來莆田縣,仍轄莆田、仙游、興化三縣。并在莆田筑軍城。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升興化軍為興安州,莆田縣隸屬興安州。同年十月,元軍占領莆田,次年改興安州為興化路。莆田縣隸屬興化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興化路隸福建行中書省,莆田縣隸屬仍舊。莆田城區及其附郭劃四廂為錄事司,與縣分治。至正二十年(1360),置興化路分省,莆田縣屬之。明洪武二年(1369),改興化路置興化府,隸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廢錄事司,以四廂并入莆田縣、并置興化衛、平海衛。正統十三年(1448),撤銷興化縣,以武化、長樂二鄉的六個里并為廣業里,劃歸莆田縣。清仍明制,廢興化、平海二衛。直至清宣統三年(1911),興化府莆田縣的建制不變。

  民國時期

  民國2年(1913

  秀嶼區),撤銷府建制,福建設省、道、縣三級地方政權。全省劃分為東路、西路、南路、北路四道,莆田縣屬南路道。民國3年六月,東、西、南、北四道分別改為閩海、汀漳、廈門、建安四道,莆田縣隸屬廈門道。

  民國15年,廢道,莆田縣直屬福建省政府管轄。民國22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劃福建為閩海、閩上、泉海、龍漳四省和福州、廈門兩個特別市。旋改四省稱為閩海、延建、興泉、龍汀四省,莆田縣隸興泉省。民國23年一月,十九路軍“閩變”失敗,國民黨南京政府恢復統治。劃福建省為10個行政督察區,從此至民國38年莆田縣均隸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解放之后

  1949年8月21日莆田縣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福建省劃分為8個專區及福州、廈門2市。莆田縣成立人民政府,隸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泉州)。1950年4月起,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先后更名為“晉江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和“晉江地區專員公署”(簡稱晉江專署),莆田縣隸屬不變。1955年12月,莆田縣人民政府改稱莆田縣人民委員會,仍隸屬晉江專署。1967年7月“文化大革命”期間,成立莆田縣軍事管制委員會(簡稱軍管會),隸于晉江專區軍事管制委員會。

  1968年9月,撤銷“軍管會”,成立莆田縣革命委員會,隸屬晉江專區革命委員會。1970年2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莆田縣由晉江專區劃歸閩侯專區。專區革委會機關由閩侯螺洲遷莆田城廂,1971年4月13日,改閩侯專區為莆田專區;同年6月1日改莆田專區為莆田地區。莆田縣隸屬莆田地區。

  1979年1月,莆田地區革命委員會改稱莆田地區行政公署;1980年12月,莆田縣革命委員會改稱莆田縣人民政府,隸屬不變。

  1983年5月,撤銷莆田地區行政公署,9月建立莆田市(省轄市),莆田縣屬之。2002年2月1日,國務院批準同意撤銷莆田縣,設立莆田市荔城區和秀嶼區。將原莆田縣的笏石、東莊、忠門、東埔、湄洲、東嶠、埭頭、平海、南日9個鎮和山亭、月塘2個鄉劃為秀嶼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笏石鎮。

  區劃編輯秀嶼區人民政府駐笏石鎮,全區轄10個鎮、1個鄉:笏石鎮、東莊鎮、東嶠鎮、埭頭鎮、平海鎮、南日鎮、忠門鎮、東埔鎮、山亭鎮、湄洲鎮、月塘鄉。地理編輯

  秀嶼區莆田市秀嶼區位于臺灣海峽西岸,介于福州與廈門和香港與上海之間,東距臺灣臺中港72海里,北距福州馬尾港132海里,距上海港510海里,南距廈門港96海里,距香港397海里。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資源編輯氣電資源秀嶼區形成以福建液化天然氣(LNG)項目為龍

  湄洲灣秀嶼港(2張)

  頭,火電、氣電、風電一起發展的能源基地。LNG總體項目于2005年4月15日動工建設,項目一期投資300億元,供氣規模為260萬噸/年,工程將于2007年竣工投產。一期投資8400萬元的南日風電,建設11×850千瓦,風機裝機容量9350千瓦風機,二期投資6600萬元,建設8×850千瓦風機,已投產發電。湄洲灣火電廠裝機容量為2×36.2萬千瓦,已全面投產并網發電;投資65億元的燃氣電廠場地正動工平整,主體工程2006年開始。

  海洋資源

  秀嶼區共有鹽田面積14.85km2,年產原鹽約10萬噸,是福建省主要產鹽區。秀嶼區共有淺海砂礦區三處,面積295.21公頃,其中已探明南日淺海砂礦儲量518萬m3。

  經濟編輯2008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01億元,增長1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0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6.7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8.2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3.6∶55∶21.4,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8.53億元,增長5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99億元,增長16.6%。農民人均純收入5775元,增長14.2%。2012年上半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83.9億元,增長12.7%,增幅居莆田市第三,比莆田市平均水平高0.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3.2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49.6億元,增長15.3%,(其中工業增加值44.4億元,增長14.8%;建筑業增加值5.17億元,增長20.3%);第三產業增加值21.1億元,增長10.6%;三次產業比例為15.7:59.2:25.1。

  工業

  2008年

  秀嶼區2008年,秀嶼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1家,全區規模以上企業達100家。工業總產值94.38億元,增長1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5.27億元,增長14.4%。2012年2012年上半年,秀嶼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133.1億元,增長17.3%,增幅居全市第二,完成市下達計劃316億元的42.1%。分輕重工業,重工業實現產值81.03億元,增長4.02%,占比重60.9%;輕工業實現產值52.02億元,增長58.95%,占比重39.1%。特色產業支撐有力,完成產值98.5億元,增長16.4%,占全區規模工業產值比重74.1%。其中能源44.2億元,下降1.6%,占33.2%;石化23億元,下降0.86%,占17.3%;木業18.0億元,增長91.5%,占13.5%;珠寶13.2億元,增長85.9%,占9.9%。大型企業拉動增強,21家億元企業實現產值94.7億元,增長5.3%,占全區規模工業產值的71.2%。工業品產銷率96.6%,比1-3月提高1.8個百分點,企業用電量2.44億千瓦時,增長3.83%。

  農業

  2008年,秀嶼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5億元,增長5.0%。農業產業化經營不斷推進,24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產值達10.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31.2%,對農業經濟增長點拉動較為明顯。全年漁業總產量達50.8萬噸,增長3.6%,23家水產養殖大戶和3家水產品加工骨干企業作用明顯,有效地提高了水產品附加值。2012年上半年,秀嶼區農業總產值實現21.3億元,增長5.25%,增幅比1-3月提高3.1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市第一,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8個百分點,完成市計劃43億元的49.5%。其中種植業1.22億元,下降5.36%;牧業2.26億元,增長1.11%;漁業16.6億元,增長7.0%。占農業總產值77.9%的漁業貢獻增長4.1個百分點,主要以大宗水產品鮑魚的集中上市,海帶養殖面積擴大,單產平穩提高拉動增長。

  特色產業

  民間資本積累雄厚,已形成了最具競爭力的地區產業優勢。莆田秀嶼區大力實施“民資回歸”工程,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在外莆田籍民營企業家積極回家鄉投資興業。莆田秀嶼區現有10萬多外出人員經營建材行業,經營網絡遍布全國各大中小城市;為吸引在外從事木材經營的企業主回鄉投資,秀嶼區建立了木材加工區,一期開發建設5000畝,基礎設施計劃投資1.8億元,2005年,木材加工區3.5公里長的進區工業大道、區內土地平整及配套設施已全面進入建設階段。同時,招商引資工作也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已有9個項目落戶木材加工區,總投資117600萬元。從事醫療服務和醫藥及器械的生產銷售經營的莆田籍從業人員有數萬之多,在外民營資本達數百億元,在全國醫療醫藥行業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秀嶼區因地制宜,在東莊鎮征地建設秀嶼醫療器械藥品展銷館,占地面積80畝,其中展銷院占地面積5020平方米,內設400多個展位,并設有休息區和商務洽談室,主要是為參展醫療器械和藥品生產企業提供展示交易平臺,并為企業提供信息咨詢、商情介紹、技術交流、產品廣告宣傳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務。該項目已開工建設,2006年1月竣工并交付使用。石雕、首飾、模具方面已建成了以東嶠首飾珠寶城為生產研發基地,在東嶠首飾珠寶城內有200多家石雕、首飾加工企業進駐,初步形成了集產、供、銷為一體的全國首飾、石雕集散中心。在石化方面,秀嶼區已形成了以秀嶼港為依托,承接湄洲灣南岸煉化一體化石化中下游項目基地。同時,秀嶼區的火電、氣電能源利用,液化天然氣(LNG)冷能產業鏈開發利用項景廣闊,是獨特的產業優勢。

  社會事業編輯城鄉建設

  全年18個城建項目完成投資4.58億元,增長194.4%。其中房地產項目共開發土地8.4公頃,開工面積達14萬平方米。市政基礎設施項目中,環城北路一期、后井路一期和市政公園一期工程已初步建成,環城北路二期工程已全線貫通,新建港城大道、工業路等道路綠化景觀和路燈工程,城區保潔工作首次實行社會化運作,初步實現中心城區的“潔、亮、綠”。實現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

  財政保障

  財政總收入達5.21億元,增長30.2%,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2.36億元,增長30.7%。稅性比重達93.3%。實現了當年度財政無舉債運行。集中財力辦好各項惠農惠民實事,醫?;?、新型農村醫療合作、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等資金按規定配套到位,促進了全區國民經濟與社會事業持續協調發展。財政總收入占GDP的比重從上年的5.45%提高到6.12%,提高0.67個百分點;稅性收入4.48億元,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88.7%。財政保障有力,總支出達5.3億元,增長31.0%。兌現了全區教師住房公積金補貼,增加了村(居)集體辦公經費和村(居)兩委成員報酬,為村(居)主干辦理農村養老保險,規范調整了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津貼補貼。

  基礎設施

  從2007年來,秀嶼區委、區政府多方籌措資金,投入40多億元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區內的水、電、路、通訊、碼頭等基礎設施完善。秀嶼區水資源豐富,秀嶼供水工程設計能力為3m3/秒,一期工程于1999年建成投產,現有1.5m3/秒的供水能力,轄區內有日供水萬噸以上的自來水廠4座。正在建設中的埭頭半島供水工程,設計為日供水5萬噸。轄區內電力資源充沛,電價低廉,建有笏石22萬伏、西埔22萬伏,東莊、忠門、東嶠11萬伏變電站各1座,總投資7.56億美元的湄洲灣火電廠裝機容量為72萬千瓦,現已投產并對外輸電??偼顿Y15000萬元,建設規模為19×850千瓦的南日風電場也已投產發電。正在建設的燃氣電廠,總投資65億元,設計裝機容量為8×35萬千瓦。一期建設4×35萬千瓦,工程將于2007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底,秀嶼區已形成了火電、風電、氣電等。

  人口編輯

  秀嶼區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教育工作基礎進一步夯實,順利通過教育督導省級跟蹤復評;高考本科上線1042人,上線率為34.3%,比上年高出8.5個百分點;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校舍建設維修改造工程和教育條件裝備進展順利,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尊師重教氛圍不斷濃厚,義務教育階段化債工作順利開展,教育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眾和股份獲發明專利1項,強化“院地合作”,成功對接項目成果6項,鮑魚養殖業獲省一縣一業科技專項扶持。社保覆蓋面不斷擴大,機關企事業單位參加醫保人員達27358人,參保率達92.0%,納入農村低保計5690戶18423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取得新成效,參合率達93.0%,比以往提高3.0個百分點;中國人壽秀嶼區支公司總保費達1.1億元,參保人數突破1萬人;中國財保秀嶼支公司免費實施全區農房保險。12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落實。計生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達86.13%。項目成果對接合同19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全面鋪開,全區參合農民共有50.49萬人,參合率達90.03%;復明工程全面啟動,共有515名貧困白內障失明患者重見光明。莆田平海灣跨海供水工程順利通水,埭頭半島和南日島37.6萬群眾及駐島部隊的飲水安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達91.2%。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區共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4次,專項督查20次,日常安全檢查4632次。及時妥善處置“10·21”火災事件,并立即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對735家“三合一”加工小作坊責令其停產、關閉、整改,并引導其進入工業集中區,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交通運輸編輯秀嶼區擁有新文、新秀二條長達53公里、寬56米的高等級疏港公路,以及笏埭公路、笏楓公路、忠東公路等主干道,與200多公里的鄉村水泥公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即將建成的港城大道、工業大道、愛民西路三條寬60米,全長7.85公里的現代化道路為秀嶼城市經濟、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全省“八縱九橫”省市際公路的一縱、二縱公路把全區各個鄉鎮與其他地市公路緊密相連;貫穿秀嶼境內的福廈鐵路已于2010年4月26日建成開通,福廈高速公路莆田支線總長25公里,起點在離市區3.5公里處,終點與秀嶼疏港公路相接,現福廈鐵路日??科翁飫榆?9車次,除輻射省內,外至浙江、上海等城市。向莆鐵路(福建莆田湄洲灣—三明—江西撫州—向塘)與京九線,浙贛線對接,按照國家級標準建設,已列為鐵道部“十一五”規劃,已于2007年開工建設。秀嶼區海路運輸發達,秀嶼港已建有3.5萬噸多用途碼頭和1萬噸、3千噸雜貨碼頭、3千噸鹽業碼頭、千噸級浮船碼頭各1座,年貨物吞吐量達1000多萬噸,與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個港口實現通航。

  秀嶼區秀嶼區現有萬門程控電話,每個鄉鎮都建有1-2座的電話模機局,容量可完全滿足客戶的通信需求,因特網光纖專線可通達全區各地。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已在全市范圍內實現手機網絡信號無縫覆蓋,并實現海面覆蓋31海里。同時莆田郵政也在全區各地開辦了具有國際水準的各項郵政業務,對外聯絡十分便捷。秀嶼區地處福建東南沿海中部,興化灣、平海灣、湄洲灣三灣環繞。全區20米等深線內淺海面積987平方公里,湄洲灣深水岸線長達21.4公里,可建上百個萬噸級泊位碼頭,有天然深水良港東吳港和秀嶼港。山樂嶼島已被福建省政府規劃為國際貨物集散基地,規劃建1—25萬噸級碼頭20個。秀嶼港已開辟為國家一類口岸,是交通部規劃的全國四大中轉港口之一,1999年對外籍船舶正式開放,現港口年吞吐量達1000萬噸。秀嶼港、東吳港常年不凍不淤,風平浪靜,10萬噸級的船舶可以自由進出,15萬噸級船舶可以乘潮進港,30萬噸級巨輪可以在港停泊,是大型臨港制造業基地和現代物流港最佳選址。

  旅游編輯湄洲島

  1988年6月,

  秀嶼區松林小學莆田市秀嶼區湄洲島被辟為福建省對外開放旅游經濟區,1992年4月,設立臺胞專項旅游落地簽證,同年10月,設立國家旅游度假區。從此,臺胞朝圣絡繹不絕,旅游度假方興未艾。十多年來,湄洲島的開發建設取得長足發展,現已建成媽祖祖廟、鵝尾山、黃金沙灘、蓮池沙灘、日紋石景等景區,貫島環島公路、輪渡碼頭、3000噸級對臺客運碼頭、跨海供電供水、通信、綠化等50多項基礎設施以及可提供接待床位1600多個的星級酒店、賓館和商場、娛樂中心等服務接待設施,使湄洲島日益成為著名的媽祖文化朝圣中心和東南沿海旅游度假勝地。

  文物景觀

  康大和楹聯:石室匠自天,我倚白云騎獅子;瑤池生于海,君看綠浪醉龍王。明嘉靖年間,邑人康大和家道貧寒,隨出家為僧的叔父在秀嶼區東嶠鎮赤岐獅子巖石崖寒窗苦讀,曾以云為題撰書此對楹聯。嘉靖十四年(1535年),康大和考中進士,選翰林庶吉士,授編修,后官至南京工部尚書。曾光魯、吳洪績曾為埭頭滴水巖和考亭書院各寫一副對聯:“靈巖晴昨雨,鷲嶺石為天”,“一竅有靈通地脈,半空無雨滴天漿”。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曾光魯、吳洪績都考中進士,其中吳洪績是鵝頭人,曾光魯是田邊人,倆人都是考亭書院的書生,考亭書院一時名聞莆陽。郭尚先為東莊象山書院題聯:“象山有鳥皆成鳳,醴水何魚不化龍?!惫邢?,嘉慶十四年(1809)進士,翰林院編修兼四川督學、著名書法家。佘翔為東莊青峰巖題詩:“頭陀一片石,埋光海水濱。趺坐窺明月,圣心有幾人?”佘翔,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鄉試考取舉人,官任全椒縣令。佘翔為明一代杰出的文學家、詩人,著《薜荔園詩稿》等存《四庫全書》。張琴為東嶠東云寺題對聯“魏闕風云扶輦下,橋山弓劍在人間”;“秘殿文成懸象魏,“鼎湖丹熟望龍髯?!睆埱?,清光緒三十年(1904)登進士第,授翰林院編修。

  媽祖文化

  秀嶼區媽祖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媽祖信徒有二億多人。湄洲島是國家AAAA級旅游度假區,湄洲媽祖祖廟被海內外譽為東方的“麥加”,是媽祖信徒的朝拜圣地。同時,港里祖祠是海峽和平女神媽祖的誕生地,每年前朝拜的海內外媽祖信徒、游客達100多萬人次。正在規劃建設中的媽祖城,主要圍繞弘揚媽祖文化。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