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進賢縣政府網

中  文  名:進賢縣政府網

官        網:http://www.jinxian.gov.cn

地        址:暫無

車牌:贛A、贛M

區號:

政府網簡介

  進賢縣是江西省南昌市下轄的一個縣。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陽湖南岸,浙贛鐵路與316、320國道交匯處,屬南昌市代管??偯娣e1971平方千米??側丝?0萬人(2013年),通行贛語。全縣轄9個鎮、12個鄉、1個場。共有28個居委會、270個行政村??h政府駐民和鎮中山大道,距江西省會南昌市60千米。

  浙贛鐵路、梨溫高速、溫厚高速、京福高速、昌廈高速以及320國道、316國道過境;溫圳至樂化的高速公路直達昌北機場;南部鄉鎮可由撫河經贛江直達長江,北部鄉鎮可通過鄱陽湖直達長江。有元代的石塔,明代的“晝錦”坊以及明清兩代構筑各異的石牌坊,“七座連城”等新石器時期和商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李渡古酒坊被列為2002年全國考古十大發現,并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歷史沿革

  編輯

  進賢縣原名鐘陵縣。據《今縣釋名》:“唐廢鐘陵入南昌,宋改置進賢鎮,尋升鎮為縣。有棲賢山,唐撫州刺史戴叔倫攜家居此因名?!?/p>

  靜樂寺大雄寶殿晉太康元年(280年)置鐘陵縣,隸于豫章郡。宋崇寧二年(1103年)置進賢縣,屬江南西路隆興府。元屬江西行中書省龍興府,明屬江西布政使司南昌府,清屬江西省南昌府。民國元年屬豫章道,民國15年(1926年)進賢直屬省轄,民國21年(1923年)隸屬第一行政區,民國28年隸屬十一行政區。

  1949年5月16日,進賢解放,成立人民政府,隸屬于中共贛東北區黨委貴溪專區。1949年11月,隸屬南昌地區。1958年12月隸屬宜春地區。1968年2月28日,隸屬撫州地區管轄。1983年7月27日,國務院(國函字[1983]146號)批準同意將撫州地區的進賢縣劃歸南昌市管轄;同年9月30日正式實施。

  行政區劃

  編輯

  區劃沿革

  1984年,恢復李渡、溫圳鎮建制(贛府廳字[1984]346號批復)。1985年8月17日,設置捉牛崗鄉、軍山湖鄉、茅崗鄉(贛府廳字[1985]433號批復)。

  1992年11月12日,撤銷文港鄉,設立文港鎮(贛民字[1992]198號批復)。1994年3月12日,撤銷梅莊鄉,設立梅莊鎮(贛民字[1994]41號批復)。1995年6月21日,撤銷張公鄉,設立張公鎮(贛民字[1995]107號批復)。

  1996年4月8日,撤銷前途鄉、羅溪鄉

  進賢縣羅溪鄉、架橋鄉,設立前途鎮、羅溪鎮、架橋鎮(贛民字[1996]77號批復)。1996年12月20日,撤銷前坊鄉,設立前坊鎮(贛民字[1996]285號批復)。

  2000年,全縣轄10個鎮、17個鄉:民和鎮、梅莊鎮、李渡鎮、文港鎮、溫圳鎮、張公鎮、羅溪鎮、前途鎮、架橋鎮、前坊鎮、云橋鄉、凰嶺鄉、三里鄉、二塘鄉、鐘陵鄉、池溪鄉、南臺鄉、捉牛崗鄉、衙前鄉、下埠集鄉、白圩鄉、七里鄉、茅崗鄉、趙埠鄉、軍山湖鄉、長山晏鄉、泉嶺鄉。

  2000年12月8日,撤銷軍山湖鄉,劃歸(不含倪坊、新橋村委會)三里鄉;倪坊、新橋村委會劃歸梅莊鎮;撤銷茅崗鄉,劃歸七里鄉(贛民字[2000]371號批復)。

  2001年11月15日,撤銷凰嶺鄉、云橋鄉、捉牛崗鄉,劃歸民和鎮(贛民字[2001]520號批復)。2003年底,總人口72.4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9鎮(民和、李渡、文港、溫圳、架橋、羅溪、張公、前坊、梅莊)、12鄉(長山晏、白圩、下埠集、衙前、池溪、鐘陵、二塘、南臺、三里、趙埠、七里、泉嶺)。

  2005年10月18日,《關于進賢縣趙埠鄉更名為三陽集鄉的批復》(贛民字[2005]132號):同意趙埠鄉更名為三陽集鄉。

  區劃詳情

  進賢縣轄9個鎮、12個鄉、1個場:

  鎮:民和鎮、李渡鎮、溫圳鎮、文港鎮、梅莊鎮、張公鎮、羅溪鎮、架橋鎮、前坊鎮。

  鄉:三里鄉、二塘鄉、鐘陵鄉、池溪鄉、南臺鄉、三陽集鄉、七里鄉、下埠集鄉、衙前鄉、白圩鄉、長山晏鄉、泉嶺鄉。

  場:五里墾殖場。

  地理環境

  編輯

  地貌

  南部低丘山巒,北部瀕臨湖濱,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低丘山巒,起伏平緩,逐漸向西北降低。北部湖汊交錯,山水環繞。境內有金山嶺、麻山嶺、流嶺、銅嶺、羅嶺、窯背嶺、浮游嶺、伏山嶺、香爐觀、凰嶺山,等16個海拔100米以上的低丘,最高處金山嶺,海拔256.9米,最低處在北部湖洲,海拔僅9米,平均海拔137.5米。

  氣候

  進賢縣行政凌空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秋冬冷而干燥,夏季熱而潮濕,春夏之交多雷雨,伏秋之間長久晴。四季特征是:春季(3月下旬至5月下旬)氣候溫和、陰雨連綿,日照少,冷暖空氣交鋒頻繁,季平均氣溫為17°C,季日照時數占年日照的19%。夏季(5月下旬中后期至9月中旬)是全年最長季節,初夏氣候溫暖,降水多而集中,故稱“霉雨”季節。盛夏高溫少雨,天氣炎熱,常出現干旱。7月份為最熱月,月平均氣溫達29.8°C,月日照時數平均285小時。

  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和臺風的影響,常會出現地方性雷雨大風天氣。秋季(9月下旬至11月下旬)氣候涼爽,北方冷空氣入侵頻繁,常出現久晴少雨天氣,有“秋高氣爽”之稱。冬季(12月至次年3月中旬)因受冷高壓控制,寒冷干燥,雨雪天氣多,多刮偏北風,是全年最冷的季節。元月份月平均氣溫為5.1°C,是最冷月。2月份月平均日照時數為82.2小時,是日照最少的月份。年平均氣溫為17.7°C,上下波動不到1°C,(僅1998年為19°C),極端最高氣溫為40.5°C,出現在1988年7月18日;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2.1°C,出現在1991年12月29日。

  水文

  境內河道、湖泊屬長江流域。流經縣境的主要河流有撫河和信河。撫河在縣境內長為55公里,信河流經縣境內長30.4公里??h境內河有進賢河、高橋河、池溪河、鐘陵河、白圩河、桐車港等。

  人口

  編輯

  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縣常住人口總數為690446人(不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居住在市內的港澳臺居民以及外籍人員),基本上為江右民系,通行贛語。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63485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55588人,增長8.76%,平均每年增加5559人,年平均增長率為1.24%。

  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縣共有家庭戶180137戶,家庭戶人口為678273人,占總人口的98.24%,平均每個家庭的人口為3.7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22人減少了0.46人。

  性別構成

  2010年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為358279人,占總人口的51.89%;女性為332167人,占總人口的48.11%。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7.86,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總人口性別比110相對比,下降了2.14個百分點。

  年齡構成

  2010年全縣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169532人,占總人口的24.55%;15-64歲的人口為466304人,占總人口的67.54%;65歲及以上人口為54610人;占總人口的7.91%。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36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96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個百分點。

  民族構成

  2010年全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690392人,占總人口的99.99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54人,占總人口的0.00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3642人,增長了0.398%,占總人口比重上升了0.063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了399人,減少了88%,占總人口比重減少了6.41個百分點。

  經濟

  編輯

  2012年,財政總收入13.11億元,比上年增長21.62%;地區生產總值233.95億元,增長12.5%;

  工業

  進賢縣美食總產值417億元,增長15.6%;增加值120億元,增長15.45%;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2.75億元,增長32.1%,榮獲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先進縣,產業結構加速提升,李渡煙花在全國同行業中第一個獲得歐盟CE認證,醫療器械、文化用品、鋼構網架、食品加工、有色金屬等六大傳統產業實現產值180億元,增長18%,投資5億元的覺禧硒鼓項目竣工投產,投資8.8億元的北京申安LED項目正在推進。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總數達99家。工業園區獲批省級經濟開發區,全年投資2.3億元,建成工業標準廠房45萬平方米,簽約項目48個,開工項目23個,投產項目16個,主營業務收入38.5億元。

  農業

  農業達52.75萬噸,油料產量4.81萬噸,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省油料生產先進縣、全省農業生產先進縣。出欄生豬81.5萬頭,榮獲全國生豬

  進賢縣元代酒窖調出大縣。農業基礎增強,投入資金2.02億元,除險加固水庫10座,更新改造泵站67個,改造農田水利設施400余處,整治農村土地33萬畝。龍頭企業增多,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12家,榮獲全省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先進縣。農業品牌增量,新增省級名牌農產品3個、省級著名商標8個,軍山湖大閘蟹再獲蟹王、蟹后稱號,在全國設立了200余家品牌形象店。造林綠化,重點抓好了進城主干道及城內公用地、道路和庭院綠化,新增綠化面積5.06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0.2%,榮獲全省一大四小植樹造林先進縣。農民年人均收入10012元。第三產業得到新的發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扎實推進,天集廣場即將完工運營。弘洲物流二期工程加快建設,被列為全省20家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之一。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2.56億元,增長17.8%。新建房屋面積76.03萬平方米,其中,商品房74.05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1.98萬平方米。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67.04億元,貸款余額74.65億元,分別增長23.4%和28.1%。九江銀行、瑞豐銀行落戶縣城,洪達中小企業貸款公司開業。招商引資,全年小分隊外出招商138批次,洽談項目137個。引進內資45.08億元,增長13.97%;利用外資1.04億美元,增長14.46%。

  社會

  編輯

  科技工作實施國家級科技項目8個,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教體事業,五墾學校、六小教學樓建成使用,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在全省青少年國際式摔跤錦標賽上獲金牌數位列各縣區第一。

  文化事業,成功申報中國傳統古村落2個,省級(毛筆)非物質文化遺產制作基地1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舉辦大型文化活動19場。文港被評為中國毛筆之鄉、全國輕工業特色產業集群先進單位,并通過華夏筆都復評。

  文化

  編輯

  進賢的方言和撫州是同一類的,屬于贛語撫州片。顏森(1986)把贛語分為五個次方言片區,進賢屬撫廣片;《中國語言地圖集》(1987)中將贛語分為九個小片,進賢屬于撫廣片;陳昌儀(1991)將贛語五分,進賢屬撫州片;劉綸鑫(1999)同樣是五分,其中進賢屬臨川片;孫宜志的分區略顯獨特,他根據“覃談韻端組是否對立的標準,將贛語南北兩個大區,進賢屬于南區的臨川片。不管如何分片分區,進賢方言總是劃歸撫州片區。

  撫州贛語是贛語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分支。亦是現代贛語中較強勢的方言,在贛東一帶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有人將其當作贛語的代表。在學術上被命名為贛語撫州片,或稱之為撫廣片、撫州南城片,撫州贛語主要分布在江西撫河流域和福建省西北部。包括臨川、豐城(東部)、崇仁、宜黃、樂安、東鄉、進賢、金溪、南城、黎川、資溪、南豐、廣昌以及福建的建寧、泰寧、光澤、邵武等17個市縣區。同贛語其它片相比,撫州贛語在語音、詞匯、語法上的一致性最強。

  資源

  編輯

  礦產資源

  進賢縣屬貧礦縣,有鐵、錳、鈷、銅、金等礦,但無工業開采價值。非金屬礦有瓷土、石灰巖、煤。瓷土礦址在白圩鄉,縣城南方16公里處,儲量為101.34萬噸,石灰巖礦分布在池溪鄉、凰嶺鄉古塘等地,用作水泥和燒制石灰的原料,儲量約400萬噸。煤礦分布在鐘陵、墨崗山、張王廟、衙前的馬家,溫圳的羅家和白圩流嶺等地,總儲量約632.8萬噸,但開采的只有鐘陵煤礦、墨崗山煤礦。鐘陵煤礦于1947年開采,墨崗山煤礦于1958年開采,在20世紀90年代后,資源逐年減少,產量下降,于2000年停產關閉。

  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35種,其中國家Ⅱ級保護動物5種即:小天鵝、穿山甲、虎紋蛙、白額雁、鬣羚等;省級重點保護動物9種,狼、狐、果子貍、鴻雁、銀環蛇、烏梢蛇、眼睛蛇、尖吻蛇、白鷺。鳥類有鵪鶉、游隼、環頸長尾雉、壽帶等40多種。植物樹種有杉、樟、楓、馬尾松、油茶、油桐、毛竹等30種。

  水資源

  水資源豐富,年降水量13.8億立方米,地下水無味無菌,開采140米深度地下水,進行桶裝為飲用礦泉水??偭饔蛎娣e為28180公頃??h境內有大小湖泊12個,最大的為軍山湖,高水位時面積20000公頃;其次是內青嵐湖,面積6600公頃,陳家湖面積2200公頃,金溪湖面積5333·3公頃。還有楊坊湖、韓家湖、鄒坊湖、洲笛湖、童家湖等,面積各在1333公頃至2666公頃之間。全縣山丘、水面和耕地面積各占總面積的30%左右,故有“三山三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

  交通

  編輯

  進賢縣進賢,素稱“東南之藩蔽、閩浙之門戶”。居中部水陸交通之要沖,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一區位優勢愈來愈凸顯。交通大動脈浙贛鐵路由東而西穿越全境,京九鐵路擦境而過。福銀高速公路和滬瑞高速公路在溫圳交匯,并與320、316國道聯接,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樞紐。昌萬公路在縣域北部穿越。隨著南昌環城高速公路開通,進賢至省會南昌僅半小時車程,至昌北機場只需45分鐘。而至上海、杭州、福建、廈門、深圳、武漢等經濟發達城市均為六小時左右。進賢方能納入昌九工業走廊、昌九景工業金三角、環鄱陽湖經濟圈、環南昌半小時經濟圈,是四個經濟發展區交匯重合之地,成為江西乃至整個中部經濟發展的黃金地帶。

  名人

  編輯

  古鐘陵,今進賢,歷來湖山蘊秀,人才輩出。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巨然,是中國畫南方山水畫派的開山鼻祖,畫史上有“儒之孔顏,畫之董巨”的比況,影響后世千余年。徐熙、徐崇嗣、徐崇矩父子與“黃家富貴”并稱“徐家野逸”,成為中國花鳥畫至今無出其右的一座高峰。北宋宰相、婉約詞宗晏殊及其子晏幾道,同為中國詞壇巨匠。進賢還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曹雪芹的祖居地,民國年間鐘陵曹氏舊譜的發現,成為完整繪制曹雪芹家族遷徙路線圖至為關鍵的一環,受到紅學大家周汝昌、胡德平先生的高度關注。近現代史上,書畫家、教育家李瑞清首開我國現代藝術教育先河。當代則有軍事理論家陶漢章,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財經作家呂諫等,僅李渡一個鎮,全縣有兩處“國寶”,一為李渡元代古酒窖遺址,一為七里明代院落式牌坊。其中,李渡白酒窖遺址正在申報世界物質文化遺產。董源山水畫藝術研究、二晏詞文化研究、文港筆文化研究、李渡酒文化研究、曹雪芹祖居地史料文化研究成為文化大縣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特產

  編輯

  李渡高梁酒李渡高梁酒是江西省的傳統名酒,已有二百多年釀造歷史,因產于南昌進賢縣李渡鎮而得名。該酒度數為56度。

  軍山湖大閘蟹軍山湖大閘蟹為江西省進賢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糊羹原料:鴨胗肚腸、鴨血、臘肉、荸薺、冬筍、香菇、紅蘿卜、白豆腐、腐竹、醬干、調料。

  制法:原料切丁、入鍋煸炒,加入雞湯,調料燒沸后,色芡即可。

  特點:羹濃味美、鮮香適口。

  棉花糕原料:晚米、雞蛋清、白砂糖、干酵母、蘇打粉

  制法:將晚米浸泡6小時,用清水沖洗瀝干,加水磨漿,擠干。取1/10加水熬成漿,涼卻后與濕粉團擦搓;加入蛋清,蘇打粉拌勻,將兌好的糕漿勺入模具內蒸12小時即成。

  特點:形如棉花,松軟清香。

  燒石雞原料:石雞、五花豬肉、紅椒、姜蒜、干椒、鹽、醬油、黃酒、味精。

  制法:五花豬肉、石雞剁塊,內入輔料煸炒后加石雞,五花豬肉塊,上湯、調料一起燜燒而成。

  特點:原汁原味、味道鮮美。

  花生芽傳統的生產方法1斤花生種只能產3斤—5斤花生芽,采用我公司新技術產量可達1:6—1:10左右,而且口感更加脆嫩、莖更加粗胖,外觀更加誘人。銷售可捆把上市,也可包裝上市(花生芽小包裝在蔬菜超市十分俏銷)。

  老嫗酒糟魚酒糟魚系選用新鮮活魚為主要原料,并配以香酒糟、植物油、辣椒、白糖、精鹽、香料等,采用傳統手工制作工藝和現代高溫殺菌、真空包裝精制而成。是婺源民間傳統食品,本產品色澤金黃、香而不腥、肉味鮮美、開胃爽口、久食不膩、冷食熱食均可。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