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都昌縣政府網

中  文  名:都昌縣政府網

官        網:http://www.duchang.gov.cn

地        址:暫無

車牌:贛G

區號:

政府網簡介

  本詞條已參考行政區域類詞條編輯指南進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議或想參與整理,歡迎您與百科地理組一起交流。

  都昌縣是江西省九江市下轄的一個縣。位于江西省北部,全縣83萬人,多為漢族江右民系。使用贛語。都昌濱臨鄱陽湖,地處江右“五水匯一湖”要沖,居南昌、九江、景德鎮“金三角”中心地帶,南聯五水,北通長江,杭瑞高速和即將開工的九景衢鐵路、加密高速交匯境內??偯娣e2669.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390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52.1%,擁有鄱陽湖1/3的水域。全縣轄24個鄉鎮,259個村委會,截止到2012年全縣共82萬人口。

  都昌自漢高祖六年設縣,已有2000多年的歷歷史沿革

  編輯

  都昌地域歷史淵源久遠,夏、商、周為古揚州域,春秋戰國為楚、吳地,屬番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置番縣,隸九江郡。

  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番縣隸九江國九江郡。四年(前203年),隸淮南國。

  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番縣地立梟陽縣,治所四望山(即今周溪鄉泗山境),隸淮南國豫章郡。

  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隸九江郡。

  三國時期屬北???魏地)。興平二年(195年),孫權分豫章置廬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分豫章置鄱陽郡,梟陽縣隸鄱陽郡。

  晉初屬齊郡,后仍歸北???。晉武帝大康十年(289年),隸揚州鄱陽郡?;莸墼翟?291年),割荊、揚二州地置江州,梟陽縣隸江州鄱陽郡。永安元年(304年),改隸江州潯陽郡。懷帝永嘉之亂,都昌被廢。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因彭蠡湖盆地發生多次沉降運動,湖水南侵,梟陽縣地大部分淪入湖中,梟陽縣撤銷,境域入彭澤縣,隸江州。齊永明元年(483年),復隸江州潯陽郡。梁天監元年(502年),隸江州太原郡。陳永定元年(557年),改隸江州豫章郡。天嘉元年(560年),復隸江州潯陽郡。

  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陳置郡縣廢,彭澤縣易名龍城縣,隸江州。十八年(598年),龍城復名彭澤。大業三年(607年),州廢,隸九江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安撫使李大亮謂土地之饒,井戶之阜,水陸之阻礙,遂割鄱陽湖雁子橋之南境置都昌縣。因地有都村,南接南昌,西望建昌,故名。設臨時治所于王市(今北炎鄉洞門口),隸江南道都督府浩州。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隸江南西道江州。代宗大歷元年(766年),隸江南道饒州。大歷年間(766---779年),治所徙遷彭蠡湖東,即今治地。

  五代南唐,隸建康軍饒州。

  宋開寶八年(975年),隸江東路建康軍饒州。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隸江東路饒州。天禧四年(1020年),隸江南東路南康軍。建炎四年(1130年),隸江南路南康軍。紹興元年(1131年),隸江南西路南康軍。

  元至元元年(1264年),隸揚州行省江西元帥府南康軍。十四年(1277年),隸江淮行省江西道南康路。二十三年(1288年),隸江西行省南康路。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隸江西行省西寧路。二十二年(1362年),隸江西行省南康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革行省置江西承宣布政使司,領十三府分五道,隸九江道南康府。清順治二年(1645年),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改稱江西省,隸江西省九江道南康府??滴蹙拍?1670年),隸饒南九道南康府。雍正九年(1731年),隸廣饒九南兵備道南康府。

  民國初年,廢府制。民國3年(1914年),隸江西省潯陽道。民國15年,廢道,隸省直轄。民國21年,省下設13個行政區,隸第三行政區。民國24年,全省為8個行政區,隸第五行政區。此后,民國28年全省改11行政區,民國31年又改劃9行政區,都昌均仍隸第五行政區。

  民國38年5月12日,都昌縣解放,隸江西省鄱陽專區。7月,改隸九江專區。1950年隸中南行政區江西省九江專區。1970年,專區改稱地區,仍隸九江地區。1983年,地市合并,隸九江市。

  區劃區劃

  編輯

  都昌縣轄12個鎮、12個鄉:

  鎮:都昌鎮、周溪鎮、三汊港鎮、中館鎮、大沙鎮、萬戶鎮、南峰鎮、土塘鎮、大港鎮、蔡嶺鎮、徐埠鎮、左里鎮。

  鄉:和合鄉、陽峰鄉、西源鄉、薌溪鄉、獅山鄉、鳴山鄉、春橋鄉、蘇山鄉、多寶鄉、汪墩鄉、北山鄉、大樹鄉。

  地理氣候

  編輯

  位置

  都昌縣位于江西省北部,東經116°2′24″至116°36′;北緯28°50′至29°38′,北依武山,南瀕鄱陽湖;東界黃金山、銀寶湖、上岸東洲,與鄱陽縣接壤;南界下岸洲、下山、南岸洲、蠶豆洲,與波陽、余干、南昌、新建4縣交界;西界松門山、西長河,與永修、星子二縣隔水相鄰;北界屏峰河、蘆塘澗,武山鵝公凸,卸衣嶺、雙尖山,與湖口、彭澤兩縣毗連。全境東西寬52.7公里,南北長80公里。面積2669.53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的1.6%。

  地貌

  都昌地貌丘陵和濱湖平原為主,且水域寬闊,局部有低山分布。地勢北高南低,并以大港到汪教褶隆起帶為軸心,向西北和南東兩個方向傾斜。境內最高點為北東部的三尖源,海拔647.3米,濱湖區海拔最低處僅10米。自東北向西南呈低山、高丘、低丘、平原、湖區的變勢。

  氣候

  都昌地處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且受鄱陽湖大水體影響,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熱量豐富、結冰期短、無霜期長,春秋季短、夏冬季長。據氣象記錄,春季始日平均出現在3月24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初日為春季的開始),持續約65天。夏季始日平均出現在5月28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2℃的初日為夏季的始日),持續約119天。秋季始日平均出現在9月24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22℃的終日后一天為秋季的始日),持續約59天。冬季始日平均出現在11月22日(以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的終日后一日為冬季的始日),持續約122天。冬春之交常遭寒潮侵襲,天氣冷暖多變、陰晴不定;春夏之交受冷暖氣團交替控制,梅雨連綿,冬日陰霾;夏秋之交副高壓居久不退,天氣晴熱,干旱少雨;秋冬之時,北方冷空氣強烈南侵,氣溫驟降、霜凍地寒。

  氣溫:年際平均氣溫為17.1℃,變化幅度在16℃—17℃之間。氣溫日較差為7.1℃。1月最冷,平均氣溫4.4℃,7月最熱,平均氣溫29.3℃。累年各月平均值順序為:4.4℃、6.0℃、10.7℃、16.5℃、21.5℃、25.4℃、29.3℃、29.1℃、24.6℃、18.9℃、12.6℃、6.8℃。

  積溫:年平均≥℃的活動積溫為5800—6500℃。

  地溫:年平均地表溫度19.5℃。4、無霜期、無霜凍期:累年平均無霜期261天,無霜期最長300天,最短227天。全年平均無霜凍期271天,最長可達300天,最短239天。

  日照:累年平均日照時數2076.3小時,日照率47%。都昌風光降水:1952—1958年累年降水量1728.28毫米,1959—1989年累年平均降水量1391.5毫米。

  蒸發量及干燥度:累年平均蒸發量為1572.5毫米。累年平均蒸發量大于降水量,相對濕度78%,干燥度1.27。

  災害性天氣:主要災害性天氣和自然災害有春寒、小滿寒、風雹、梅雨、伏秋旱、爛秋、寒露風;水災、旱災、風雹災、病蟲災。其它如低溫冰凍雪災、瘟疫、地震等災害,一般出現頻率低,成災面積小,損失較輕。

  人口

  編輯

  都昌縣人口自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有記載始,至清同治八年(1869年)基本呈遞增趨勢。洪武二十四年都昌只有38919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都昌人口已逾50萬之眾,至同治八年高達599852人,為歷史上有據可查之人口最多年份。民國時期,戰亂頻繁,災荒連年,瘟疫肆行,縣內人口較清末銳減。民國38年(1949年)2月統計,都昌僅201980人。建國后,人民生活安定,人口逐年遞增,到1989年底都昌人口602079人,至1998年都昌人口達661554人。

  1999年都昌出生人口10369人,出生率15.39‰,死亡人口2331人,死亡率為3.46‰;全年凈增人口8038人,自然增長率11.93‰,比上年上升2.22個百分點。年末都昌總人口678880人。其中農業人口614696人,占90.55%,非農人口64184人,占9.45%。平均每戶家庭人口4.33人。

  2012年末都昌總戶數255848戶,總人口816490人??側丝谥?,按性別分,男性427218人,女性389272人;按戶口性質分,農業人口691955人,非農業人口124535人。年內出生16416人,出生率20.11‰;死亡2605人,死亡率3.19‰;自然增長率16.92‰。

  自然資源

  編輯

  土壤資源

  都昌縣共有土壤面積1909181.4畝??煞譃?個土類,13個亞類,47個土屬,119個土種。①紅壤。面積981862.57畝,其中自然土壤面積為770549.75畝,耕作土壤為211312.82畝,(含宅基地、田塍、道路等);②黃棕壤。面積共87220.84畝,一般土層深厚,質地粘重,呈中性和微酸性反應,抗旱力較強。③紫色土。面積共15531.43畝,其中自然土壤6014.93畝,耕作土壤9526.5畝。該土類除紫砂巖酸性紫色土,土層淺、養分缺乏外,適宜旱作或營林。④棕色石灰土。面積僅280畝,成土母質為碳酸鹽類風化物。土層較厚,質地較粘,礦物養分豐富,適宜林木生長。⑤草甸木。面積28177.08畝,成土母質為河湖沉積物。腐植積聚較多,草本植物生長繁茂,是都昌重要的有肥料湖草的來源地。⑥風沙土面積45800.09畝,風沙土松而不粘,水分存貯難,有機質、氮磷缺乏,植物難以生長。⑦水稻土??偯娣e750309.6畝,都昌各鄉均有分布,該土90%以上的養分豐富,土層深厚,水耕熟化程度高,排灌條件好,是縣內主要高產土壤。

  植物資源

  都昌縣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常見的主要有:

 ?、倌颈绢?/p>

  馬尾松、苦櫧、杉、樟、黃檀、楓香、柳杉、柏、檜、小葉櫟、檫木、胡枝子、刺槐、紫穗槐、池杉、烏桕、柳、苦楝、梧桐、泡桐、油桐、油菜、棕櫚、木蓮、留春樹、烏飯樹、重陽木、歐美楊、合歡、君遷子、羊躑躅、迎春、桂花、柘、柿、山楂、映山紅、桔、橙、柚、枳殼、桑、桃、李、梨、棗、珍珠栗、枇杷、梅、櫻桃、蔓荊子、木芙蓉、月季、紫薇、蠟梅、化香、薔薇、梔子、紫荊、山茶、海棠、牡丹、毛竹、水竹、苦竹、實竹、小山竹、雷竹等。此外,還有銀杏、雪松、羅漢松、水杉、糙葉樹、棕棗、黃花石榴等珍稀樹種。

 ?、诓菽绢?/p>

  蘆葦、蘆竹、棕葉蘆、石菖蒲、青蒿、荷、菱、艾、蝦須草、眼子菜、稗草、席草、莎草、蜀葵、絲茅、白茅、馬唐、網草、鵝冠草、雀麥草、馬鞭草、含羞草、羊茅、葫蘆蘚、辣蓼、紫云草、相思子、射干、牽牛、野菊、鳳仙、石竹、薄荷、鯉腸、茵陳、天南星、蘭花、剪春羅、狗尾草、刺莧、馬齒莧、龍膽草、何首烏、白頭翁、貝母、半夏、鳳眼藍、絆根草、麥冬、七葉一支花、綬草、破銅錢草、酸模、金錢草、刺芒野古草、回頭青、茅芥菜、牡荊、黃背草、野古草、野雞冠、車前草、魚腥草、夏枯草等。

 ?、厶倌绢?/p>

  獼猴桃、山葡萄、夜來香、爬山虎、凌霄、雞血藤、葛魚藤、千金藤、威靈仙、薜荔、清風藤、絡石等。

  動物資源

  都昌縣野生動物品種繁多,主要有:

 ?、佾F類

  狼、獐、麂、兔、黃鼬、山獾、水獺、靈貓、刺猬、豹貓、野豬、豪豬、金錢豹、豺狗、里子貓、田鼠、蝙蝠等。

 ?、邙B類

  麻雀、八哥、烏鴉、喜鵲、玄鵲、啄木鳥、野鴨、布谷鳥、老鷹、燕子、貓頭鷹、斑鳩、鸕鶿、池鷺、白鷺、鷓鴣、竹雞、白鷴、野雞、杜鵑、鶯、銀鷗等,冬季,鄱陽湖有天鵝、白鶴、黑鸛、白琵鷺、丹頂鶴、蒼鷺等越冬鳥類。

 ?、叟佬?、兩棲類

  盲蛇、赤連蛇、水蛇、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蝮蛇、五步蛇、水蛭、石龍子、蚯蚓、壁虎、甲魚、烏魚、青蛙、山雞、石雞、蟾蜍、蜈蚣、穿山甲等。

 ?、荇~類

  鯉、青、草、鰱、鳙、鳊、鱖、鯰、鰣、鰻鱺、鳳尾、銀魚等12目25科118個品種。此外,鄱陽湖還有河豚、中華豚、白鰭豚等珍貴水生動物。

 ?、菸r、貝、螺類

  青蝦、長臂蝦、沼蝦、米蝦、三角帆蚌、褶紋冠蚌、楔型麗蚌、田螺、港螺等近70種。

  礦藏資源

  都昌地下礦藏較為豐富,主要有以下品種:

 ?、冁u,現已探明D級鎢儲量為49784噸,遠景儲量1.6萬噸。②鉬,現已探明儲量為15910噸。③釩,C級礦石總儲量達5225.55萬噸。④鈦(金紅石),遠景儲量達5萬噸。⑤金,主要為砂金分布于鳴山等地。⑥石煤,屬低發熱量可燃有機巖,儲量達5億噸,現已探明儲量5000萬噸。⑦高嶺土,俗稱瓷土,總儲量約800萬噸。其中陽峰鄉的儲量達720萬噸,為優質高檔瓷土。⑧矽砂,多寶鄉沿湖一帶儲量約300億噸。此外,都昌鎮的松古山和蘇山的馬鞍村儲量分別為60億噸和40億噸。⑨花崗石,有芝麻白和黑色兩種。芝麻白花崗石儲量有10億立方米、黑色花崗石分布較廣。

  都昌縣年均水資源總是10.24億立方米。年人均水量1889立方米,年畝平均水量1725立方米。年均降水量略少于蒸發量。

  土地資源

  都昌土地面積2669.5平方公里(4004295畝),耕地面積624465畝,其中水田365625畝,旱地258840畝,都昌人均占有耕地0.9畝。另擁有可開發耕種荒地面積36000余畝。

  林業資源

  都昌丘陵山地林木蓊郁,林地面積大,森林覆蓋率高?,F有林業用地61876公頃,森林蓄積量1323152立方米,覆蓋率27.9%.其中,有森林面積46177公頃,灌木林地9087公頃,疏林地881公頃,苗圃地33公頃,無立木材地1299公頃,荒地4399公頃。

  水產資源

  都昌水域總面積208.55萬畝,擁有鄱陽湖水面182.87萬畝,內湖可養水面18.4萬畝,其中:湖泊9.8萬畝,水庫1.5萬畝,池塘5.45萬畝,精養魚池1.65畝。規模較大的水產養殖基地有:集中連片的2799項目區磯山湖水產場、周溪水產場、三汊港水產場、西源水產場、杭橋水產場、獅山水產場;萬畝以上養殖湖泊有新妙湖(4.5萬畝),千畝以上養殖湖泊15個。

  經濟

  編輯

  概況

  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6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3%。財政收入連跨7億元、8億元兩個臺階,達到8.124億元,凈增1.82億元,增長28.8%;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93億元,增長36%;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84.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8.6億元,增長33.2%。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億元,增長18%。金融機構存款余額98.3億元,增長21.7%。

  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值、利稅總額分別達到102.27億元、23億元、8.68億元,均為2010年的2倍。工業用電量2.35億度,增長21.2%。

  引進內資26億元,增長23.8%;實際利用外資6157萬美元,其中現匯進資3142萬美元,增長52.3%,開放型經濟由全市靠后位次首次挺進中游偏上位置。園區綜合實力排全省60位、前移7位。

  財政安排17.7億元用于民生領域支出,占總支出的73%。農民人均純收入4186元,增長8.1%。增加財政供養人員津補貼5500萬元。特別是投資4.2億元,改建干線公路8條、105公里,惠及60多萬人口。

  人口與人民生活

  2011年,都昌農民人均純收入3872元,同比增長11.2%,比上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0518元,比上年增加5356元,同比增長35.3%。其中企業單位平均工資22451元,增長91.4%;事業單位職工平均工資19046元,增長5.9%;機關單位職工資15666元,增長7.9%。2011年,都昌全部從業人員36.18萬人,比上年增長1.4%;第一產業從業人員14.62萬人,下降4.8%;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0.01萬人,增長2.0%;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1.55萬人,增長10.2%。

  財政

  2011年財政總收入連跨5億元、6億元兩個大關,達到63061萬元,增長35.6%,凈增1.65億元,實現兩年翻番;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到43633億元,增長30.4%;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87.3%,較2010年提高4.3個百分點,首次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1年,都昌完成農業總產值260794萬元,增長7.5%,完成農業增加值14億元,增長5.2%。完成糧食總產量394786噸,增長2.6%,實現了大宗農產品穩產增產,糧食生產實現八連增,榮獲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綠色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市級“十百千”工程建設有序推進。新擴城郊蔬菜基地1200畝。珍珠養殖面積達到4.5萬畝,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基地達到5個、面積6萬畝,榮獲全省漁業十強縣?,F代漁業項目績效考評連續三年位居全省前列。新增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兩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6家。新增無公害農產品2個、綠色(有機)食品1個、著名商標2個。

  “一大四小”工程完成營造林4.28萬畝。開展農村清潔工程試點536個。嚴把項目環評關,節能減排成效明顯。環境監測中心、鄱陽湖水質自動監測站建成使用。濕地候鳥保護工作榮獲全省先進。

  2011年末人工造林面積667公頃,其中用材林622公頃,經濟林45公頃。森林綠化率為31.4%。當年封山育林面積1000公頃。完成林業總產值4.8億元。主要林產品產量中,木材10619萬立方米,油茶面積196公頃,油茶籽300噸。

  2011年淡水養殖面積185728畝,與上年持平;水產品產量72028噸,增長0.7%;其中養殖產量55992噸,增長1.4%;捕撈產量16036噸,下降1.8%。水產加工品總量12048噸。機動漁船2374艘,功率43002千瓦。

  第二產業

  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9家,新增6家(按新口徑,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實現工業主營業務收入70.07億元,增長120.5%,增幅居全市第一;利稅5.2億元,增長145%,增幅居全市第一;完成工業增加值17億元,增長35.7%。工業用電量1.9億度,增長23.5%,高出全市14個百分點。完成外貿出口9850萬美元,增長38.9%。

  投入園區建設資金3億元。蔡嶺工業集中區新拓道路1.3公里,新建返鄉創業園標準廠房29棟、10.5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7家。

  輕紡電器、農副產品加工、新能源三大主導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億元,特別是服裝紡織產業呈集群發展之勢,規上企業達到18家。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到39家,新增5家;納稅超百萬元企業達到15家,新增3家。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1年都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5328萬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66728萬元,增長41.6%。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31900萬元,同比增長122%。全年投資項目數共有50個,其中全年新增入庫項目數為25個,都昌共有34個項目已竣工投產,竣工投產率為68%。工業項目投資比重上升,經濟發展后勁增強。全年工業投資累計完成231428萬元,增幅是29.4%,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63.3%,其中新開工重大工業項目(3000萬元以上)累計完成投資130720萬元,增幅為26.5%;3000萬元以上竣工工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83360萬元,增幅為82.7%。億元以上項目明顯增多。在建施工項目5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2個,占全部項目總數的比重為44%,累計完成228704萬元,占全部累計完成投資比重為62.6%,億元以上項目投資增速為170.4%。城鎮與農村投資協調發展。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5205萬元,同比增長37.2%,占全社會投資總量的比重為86.2%;農村投資完成50123萬元,同比增長77.9%,占全社會投資總量的比重為13.7%。房地產投資適度增長,商品房銷售額有所下降。房地產投資完成31900萬元,同比增長122%;從施工面積情況看,都昌房屋施工面積293674平方米,同比增94.7%;商品房銷售額30369萬元,同比下降31.2%。工業、房地產與城建三大行業共完成投資321682萬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88%,重點行業仍是支撐都昌固定資產投資實施主體。

  交通和郵電

  2011年都昌共運輸客運量272.21萬人次,同比上年增長6%;其中公路271.2萬人次,增長6.1%,水路1.01萬人次,下降7.3%。完成客運周轉量18668萬人公里,增長8.7%;其中公路18552萬人公里,增長8.8%,水路116萬人公里,下降4.1%。全年完成貨物運輸量545.4萬噸,增長22.3%,其中公路289.8萬噸,增長3.5倍,水路255.6萬噸,下降8.6%。完成貨物運輸周轉量91410萬噸公里,同比下降25.3%,其中公路10998萬噸公里,增長35.5%,水路80412萬噸公里。

  都昌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0254萬元,同比增長18.4%,其中郵政業務總量3260萬元,增長15.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94298戶,增長2.8%,移動電話用戶246929戶,增長19.5%。電話普及率為每百人42部。

  貿易經濟

  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共實現251135萬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17.5%。城、鄉消費品市場活躍有序。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總額164674萬元,占都昌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5.6%,同比增長15%;鄉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總額86461萬元,占都昌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4.4%,同比增長23.1%,高于縣城消費品市場零售總額8.1個百分點。批發零售貿易業占主導地位。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33195萬元,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2.9%。批發業實現零售額26719萬元,同比增長11.2%;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06476萬元,同比增長27.1%。住宿餐飲企業發展迅速,成為都昌縣經濟的一支重要生力軍。都昌共實現住宿餐飲業零售額34099萬元,同比增長20%,高于都昌消費品市場平均增速2.5個百分點。

  2011年都昌旅游總收入(包括相關服務業總收入)完成3.57億元,吸納游客2.2萬余人次。外出旅游消費總量達4120多萬元。消費水平進一步提升,教育、購房、買車是主要的消費投資方式。據不完全統計都昌共有私家小轎車9000多輛。平均每35戶擁有一輛。

  金融和保險

  都昌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75909萬元,同比上年增長16.5%,比年初增加109801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605384萬元,增長16.7%,比年初增加86308萬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65355萬元,增長15.5%,比年初增加55348萬元。

  都昌保險業務收入20669萬元,比上年增長31.4%;其中壽險業務收入14088萬元,增長50.2%。保險決陪款和給付款2946萬元,增長16.7%,其中財險978萬元,增長8.2%,壽險1968萬元,增長21.3%。

  文化

  編輯

  道教傳說

  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游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跡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游人絡繹不絕,故洞天福地已成為中國綿繡河山之勝境,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五十一福地元晨山在江州都昌縣,孫真人、安期生治之,元晨山即今都昌縣蘇山鄉之蘇山。

  社會事業

  編輯

  民生工程

  2011年,民生工程扎實推進??h財政安排民生工程配套資金4900萬元,較上年凈增1300萬元,8大類、89項民生工程指標全面達標。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46萬人,新增城鎮就業5422人,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達100%。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38萬人。城鎮小集體企業職工參加養老保險1388人。提高了農村離任“兩老”干部生活補助標準。城鄉困難群眾免費體檢、特殊大病免費治療等醫療救助扎實開展,全年救助4.66萬人次、救助金額1995萬元。城市和農村低保月人均標準分別提高到300元、130元。90歲以上長壽老人生活補貼全面落實。139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全面啟動,完成扶貧移民搬遷1206人。解決了3萬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開工建設廉租住房600套、公租房1000套,改造棚戶區5.44萬平方米。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157戶、因災倒房重建36戶。史,是江西18個文明古縣之一。孕育了東晉大司馬陶侃、南宋愛國丞相江萬里等名人。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