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吉水縣政府網

中  文  名:吉水縣政府網

官        網:http://www.jishui.gov.cn

地        址:暫無

車牌:贛D

區號:

政府網簡介

  吉水縣是江西省吉安市轄縣,地處江西省中部,因贛江與恩江合行洲渚間,形若“吉”字,吉水由此得名。下轄18個鄉鎮,249個行政村,總人口51萬(截至到2010年末),國土面積2509平方公里。吉水縣自隋朝建縣以來已1300余載,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古就是“文章節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南宋詩人楊萬里,民族英雄文天祥,《永樂大典》總篡解縉,嘉靖狀元、地理學家羅洪先,《中華大字典》和《辭?!分骶幮煸a等人均是吉水縣人。吉水縣也是廬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史沿革編輯

  吉水縣(2張)

  吉水縣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境內聚居。夏時屬揚州,位于揚州地域之西境。商末后為吳地,戰國時歸楚。秦始皇(前221年)統一全國后,屬九江郡廬陵縣。西漢高祖元年(前206年),屬九江王國廬陵縣。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王國為淮南王國,吉水屬淮南王國廬陵縣。高祖六年(前201年),從淮南王國中析置豫章郡,廬陵縣屬之。(新)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改豫章郡為九江郡,改廬陵縣為恒亭縣,吉水屬之。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郡縣名稱和隸屬關系皆復舊。和帝永元八年(96年),析新淦、廬陵兩縣之間地置石陽縣(縣治設今醪橋鎮固洲村,為吉水縣前身),屬豫章郡。獻帝建安四年(199年),析豫章郡置廬陵郡,石陽縣屬之。三國吳末帝寶鼎二年(267年),析廬陵郡之石陽、陽城地置吉陽縣。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廬陵郡治從西昌(今泰和縣城西)徙石陽(今醪橋鎮固洲村一帶)?;莸墼翟?291年),吉水屬江州廬陵郡之石陽、吉陽縣。東晉咸康八年(342年),廬陵郡治從石陽縣城徙于今吉安市區孔家灣,郡縣隸轄如故。隋開皇十年(590年),廢廬陵諸郡,置吉州,改石陽縣為廬陵縣。開皇十一年(591年),吉陽縣并入廬陵縣。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吉州為廬陵郡,郡治再徙石陽故城。大業末(615年~617年),分廬陵縣水東的順化(又作淳化、舜化、純化)、文昌(又作永昌)、折桂、中鵠、仁壽、興平、明德、永豐、龍云(含報恩鎮)、云蓋、遷恩(又作遷鶯)等11鄉置吉水縣,縣治設今文峰鎮,屬廬陵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廬陵郡復改吉州,吉水屬之。武德八年(625),改吉州為廬陵郡。高宗顯慶二年(657年),改廬陵郡為吉州。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州治從石陽故城遷今吉安市區道署坪一帶。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吉州為廬陵郡,郡縣隸轄未變。天寶十四年(755年),吉水縣改為吉水鎮(鎮治設今城南)。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廬陵郡改為吉州。十國吳高祖天祐七年(910年,用唐年號),楊吳占領吉州,沿承唐制。升吉水鎮為吉水縣,以新淦為都制置使治所,領新喻、豐城、吉水3縣,欲遂圖虔州,旋移治吉水,尋廢。南唐烈祖升元二年(938年),罷新淦都制置使,吉水由縣改場,還隸吉州。元宗保大八年(950年),吉水由場復縣,仍隸吉州。北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吉州改稱吉州廬陵郡兼軍事,吉水屬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析吉水縣之興平、明德、永豐、龍云(含報恩鎮)、云蓋五鄉置永豐縣。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廬陵縣以同水鄉及新嘉里換吉水縣之順化鄉。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析吉水縣之遷恩鄉歸永豐縣管轄。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設江西行中書省(簡稱江西行省或江西省),吉州廬陵郡兼軍事改稱吉州路總管府,吉水縣屬江西行省吉州路總管府。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吉水由縣升為州,隸屬未變。仁宗皇慶元年(1312年)改吉州路總管府為吉安路?;葑谥琳?1362年),改吉安路為吉安府,吉水屬之。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吉水由州復為縣。洪武九年(1376年),江西行省改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之下設道,吉安府屬湖西道,吉水縣屬之。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破吉安,因襲明制。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廢湖西道,吉安府直隸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世宗雍正九年(1731年),吉安府屬分巡吉南贛道。高宗乾隆十九年(1754年),吉安府屬分巡吉南贛寧兵備道。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冬,廢府,吉水縣直屬江西省。民國三年(1914年),劃江西為豫章、潯陽、廬陵、贛南四道,吉水縣屬廬陵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廢道,縣直屬省。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1934年),境內蘇區分別成立廬吉縣、公略縣、新峽縣,國統區仍稱吉水縣。水南等革命老根據地與吉安合成廬吉縣;水南、白沙、中鵠、水東、折桂、冠山等區劃歸公略縣;同水區的阜田、楓江等大部村莊與新喻、峽江二縣的邊緣地區劃歸新峽縣。公略縣和新峽縣直屬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臨時政府。1934年紅軍北上后,蘇區根據地淪為國統區。1935年,吉水縣屬江西省第三行政區。1949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中共江西省委決定成立吉安分區。1949年7月14日,吉水縣全境解放。7月15日,中共吉水縣委、吉水縣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隸屬吉安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9月,改吉安分區為吉安區,吉水縣屬之。1955年,改吉安區為吉安專區。1968年,改吉安專區為井岡山專區。1971年,改井岡山專區為井岡山地區。1979年,改井岡山地區為吉安地區。吉水縣隸屬不變。2000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吉安地區,設立地級吉安市,吉水縣隸屬吉安市至今。

  行政區劃編輯2010年,吉水縣轄15鎮3鄉。共有249個村民委員會,2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297個村民小組。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吉水縣地處江西省中部,贛江中游,吉安市東北部。地跨地經114°38’~115°36’、北緯26°52’~27°33’。東與永豐縣接壤,南與青原區相連,西與吉州區、吉安縣毗鄰,北與峽江縣交界。吉水縣南距吉安市23公里,東至永豐縣城38公里,北至峽江縣城(水邊鎮)52公里,至省會南昌196公里??h境南北相距80公里,東西最狹處22公里,吉水縣幅員面積2509.73平方公里。

  地形

  吉水縣地形兼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類,以丘陵為主。東、北、南三面地勢稍高,西與西北稍低,并依序由東向西傾斜形成一個半開口的盆地;東南與西北兩頭大,中部狹窄。最高點為縣城東北部的大東山,海拔891.3米;最低處為縣城北新碼頭,海拔僅38.0米。

  土壤

  依照土壤命名的原則,縣內土壤可分為5個土類(水稻土、紅壤土、潮土、紫色土和石灰土),11個亞類(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潛育型水稻土、漂洗型水稻土;紅壤、紅壤性土、黃紅壤;壤質潮土、少質潮土;酸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和棕色石灰土),40個土屬,136個土種。根據土壤利用現狀,縣內土壤可分為農耕地(水田、旱地、菜地),園林地(茶園、果園),林地(闊葉林地、杉木林地、馬尾松林地、竹林地、油茶林地、油桐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苗圃),荒山(灌叢地、草地、跡地),難利用地(裸露半裸露地,包括礫石地),水面(河流、水渠、水庫、水塘),其他用地(建筑用地、河堤、公路、機耕道、田埂)七類。吉水縣土壤以水稻土的面積最大,分布最廣,是縣內一類耕作土壤,共有面積706581畝,占吉水縣版圖面積的17.15%,占總耕地面積的88.8%。紅土壤分布從海拔50米以上崗地低丘到海拔891米大東山,面積2542765.45畝(其中旱作土壤46352.49畝),占土地面積61.72%。潮土土壤分布在吉水縣五大江和水溪兩岸的河谷階地上,由河流沖積物風化發育形成,面積73235.34畝,占土地面積1.8%,占耕地面積9.2%。紫色土壤面積363042.61畝,占土地面積8.81%。石灰土壤面積12322.69畝,占土地面積0.3%。

  水文

  境內主要河流屬贛江水系,除贛江外,還有瀧江(又名孤江)、恩江(又名烏江)、住岐水(又名八都水)、同江(又名小江)。吉水縣水面面積共212548畝,其中小河流、溪、澗水占總水面積59.17%。

  氣候

  吉水縣屬中亞熱帶區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東亞季風濕潤氣候特征。其氣候特點是:春寒、夏熱、秋旱、冬冷。冷、暖氣流交換于境內,造成梅雨連綿;盛夏伏熱高溫,多呈旱象;夏秋之際,晴熱少雨;深秋則秋高氣爽;冬日寒冷。據歷年氣溫記載,年平均無霜期290天,最長年份達348天(1965年),最短年份為247天(1988年)。初霜日期平均在每年的12月4日前后,終霜日期平均在次年的2月16日前后;年日照時數為1711小時,年降雨量為1541.8毫米,年蒸發量為1547.2毫米,年平均地溫21.5℃。

  自然資源編輯水資源

  地表水:縣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系發達,河網密布,所有江河、溪水均匯入贛江??h境內東區多年平均年徑流深689.6~898.1毫米;西區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為773.4毫米。經計算,縣境地表水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20.46億立方米;境外流入縣境客水,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543.73億立方米,兩者總和為564.19億立方米。

  地表水:縣境內已探明淺層地下水總量為1.65億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日產水166立方米,但分布不均。地下水蘊藏量雖然較大,但可供開采利用的僅有0.3億立方米。大氣降雨為地下水主要補充來源。

  水力資源:縣境內各中小河流水能理論蘊藏量8.14萬千瓦(不含省級以上規劃),其中可供開發4.72萬千瓦,年發電量1.8億千瓦時。吉水縣現有水力發電站12座,裝機29臺,總裝機容量9515千瓦。其中單機500千瓦以上的有曹家電站和水口電站2座。

  生物資源

  動物

  常見獸類有野豬、野兔、獐、鹿、狼、狐、獾、黃鼠狼、水獺、刺猬、松鼠、田鼠等;稀有珍貴動物有華南虎、南山豹(金錢豹)、蘇門羚、馬鹿、穿山甲等;飛禽類動物有野鴿、野雞、野鴨、鴛鴦、斑鳩、喜鵲、烏鴉、麻雀、斑雞、白鷺、畫眉、黃雀、鳳雞、白鶴、八哥、啄木鳥、貓頭鷹等;魚類動物有青魚、草魚、鯨魚、鱤魚、長春鳊、三角魴、團頭魴、紅鰭、黃鲴、中華鰟鮍翹嘴、紅鲌、鳙魚、白鰱、鯉、蛇鮈、長蛇鮈、圓簡吻鮈、赤眼鱒、油條鲹、尖頭紅鲌、銀鲴、高體鰟、鰣魚、大銀魚、花鰍、大斑花鰍、花斑河鰍、泥鰍、大阿鯰、胡子鯰、黃顙魚、粗唇鮠、鰻鱺、花鰻、烏鱧、黃鱔、白鱔、斑鱖、大眼鱖、圓尾斗魚、叉尾斗魚、刺鰍等。

  植物

  縣內有各種野生植物200余種,主要有山蒼子、黃梔子、橡子、黃荊、松香、小山竹、金銀花、谷皮、荊芥、砂仁、雞血藤、烏桕子、香附半、獼猴桃、杜仲、楊梅、葛荇、鉤藤、杜鵑、山茶、野當歸、牛夕、楠木、羅漢松、云松、雪松、黃楊、樟、柏、檫、楓、荷、櫟、梓、銀杏等。

  礦產資源

  吉水縣是吉安市礦產資源大縣之一,世界上十二大類礦產資源,吉水縣已發現九大類:即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稀土金屬、冶金輔助原料、燃料、化工原料非金屬、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水氣。已探明的礦產種類有:鐵、錳、鈦、銅、鉛、鋅、鉬、鎢、汞、鈷、金、銀、稀土、耐火黏土、硅石、白云巖、煤炭、泥炭、油頁巖、磷、重晶石、冰洲石、砷、石灰石、水泥配料用頁巖、瓷土、陶土、磚瓦黏土、河砂、塊石、花崗巖石材、礦泉水、地下水(地下熱水)32種。其中可以直接開采的23種(鐵、錳、鉛、鋅、鉬、金、銀、耐火黏土、河砂、塊石、花崗巖石材、礦泉水、地下水地下熱水等)。礦產產地(磚瓦黏土除外)有122處,其中中型規模儲量1處,小型規模儲量20處,礦點66處,礦化點35處。鐵礦探明儲量275.8萬噸;鉛儲量3951.87噸;鋅儲量3516.19噸;銀儲量14.33噸;砂金儲量213.17公斤;稀土儲量368.37噸;耐火黏土儲量32.60萬噸;硅石儲量71.15萬噸;煤炭儲量714.99萬噸;泥炭儲量95.7萬噸;水泥用灰巖儲量2260.40萬噸;瓷土儲量5.03萬噸;礦泉水儲量500萬噸;地下水儲量16644萬噸;貢巖儲量12.4萬噸。此外,縣內還有不少礦產地未作地質勘察。

  人口民族編輯2010年末,吉水縣總人口51萬人,其中男性27萬人,女性24萬人;非農業人口13萬人,農業人口38萬人。當年出生0.7萬人,出生率13.93‰。吉水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4人。有畬、滿、回、壯、苗、維吾爾等6個少數民族??图胰朔植荚诩h東、南部的螺田、冠山、白沙、丁江、烏江、水南等鄉鎮和縣城文峰鎮的山區,共有近10萬之眾,約占全縣人口的五分之一。

  經濟編輯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84.4億元,財政總收入8.7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65億元,。三次產業比調整為18.22:50.03:31.75。財政總收入占GDP的比重10.3%。規模工業增加值27.1億元,占GDP的比重32.1%。固定資產投資77.4億元。爭取國家投資性無償資金5.1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3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92元。

  農業

  吉水農業2012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23069萬元,增長7.3%,其中種植業產值129576萬元,增長10.0%;林業產值22405萬元,增長12.3%;牧業產值150484萬元,增長4.3%;漁業產值18688萬元,增長7.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916萬元,增長10.4%。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7236公頃,比上年增加1478公頃;糧食總產量45.6萬噸,比上年增長3.8%。油料種植面積22711公頃,產量達2.3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2012年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積達2573公頃,有林地造林733公頃,更新造林115公頃。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2.2%。全年肉類總產量101803噸,增長7.9%,生豬出欄624380頭,增長4.0%,年末生豬存欄390385頭,增長4.3%;出售和自宰肉用牛87000頭,增長2.3%;年末牛存欄115910頭,增長4.5%;出籠家禽285885百羽,減少0.5%,年末家禽存欄93120百羽,增長9.8%;水產品產量19121噸,增長5.3%。

  工業

  2012年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211.4億元,增加值52.2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1%和18.6%。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9.3%,比上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206.86億元,增加值51.8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2%和18.3%。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戶,總量達到78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9.6億元、利潤15.9億元、利稅25.5億元,分別增長28.4%、12.1%和18.6%。工業用電量3.08億度,增長9.5%。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391.0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次能源生產總量48.6萬噸原煤,同比增長1.14%;啤酒76879.5千升,同比降低3.50%,哇哈哈軟飲料111581噸,同比增長88.07%,混合飼料64326噸,同比增長15.32%;水泥30.52萬噸,同比增長6.14%;鐵精粉129.61萬噸,同比增長11.19%。

  交通概況編輯境內贛粵高速公路、京九鐵路、105國道、贛江水道四條大動肪縱貫而過。建設中的昌吉贛客運專線在此設有吉水西站。2013年,吉水縣已開成“二縱五橫二斜”路網主骨架,“兩縱”即贛粵高速公路和105國道;“五橫”,即省道撫八線連接縣道八住線,省道永吉線,縣道文水線、朱阜線、雙村至楓江線;“二斜”即省道吉新線、古高線。吉水贛江大橋的建成通車,將東西兩岸連成一體,極大地方便了兩岸群眾生產生活;朱阜線、贛粵高速吉水連接線、下冠線、永吉線烏江至永豐段水泥(油)路改造工程已經完工,烏白線、朱北線、永吉線烏江至永豐段二級油路改造工程即將完工,古高線螺田至白沙段改造工程即將開工建設,吉水縣已竣工和開工在建里程總長達169公里,通村水泥路改造取得突破性進展,吉水縣已有101個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縣鄉1小時交通網基本形成。

  社會編輯2013年,縣城已建成龍華大道、文峰大道、文山大道、文水路、文化路等主要街道,城區面積達8.2平方公里,規劃控制區由20平方公里擴大到50平方公里,吉水縣城鎮化率達28.5%,城鎮人均住房28.6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35.43平方米;已建成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1座,35千伏變電站4座,城

  龍華中大道鄉電網密布,基本實現了初級電氣化標準;有日供水2萬噸水廠2座,日供水1萬噸水廠1座,日供水5000噸水廠1座;郵政、電訊業務齊全,移動、聯通、電信等網絡遍及吉水縣所有鄉村,擁有固定電話用戶4.9萬戶,移動用戶2.3萬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4720門,通訊十分便捷;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環保等社會事業設施配套齊全。商貿、運輸、餐飲等公共服務業十分發達。旅游編輯南麓齋南麓齋坐落于洴塘村南山天柱峰腳下東南方,系宋元之際的一座吉水名書院

  吉水,為宋末學者楊家莊人楊桂所建。齋坐北朝南,占地200余平方米,土墻磚木瓦屋結構,青磚碧瓦,古樸雅致。大門首上部嵌有“南麓齋”三個醒目的大字。石陽古城石陽古城東為丘陵,西臨贛江,南至今南門前村,西南為固州和馬家城兩村,北至城上村,面積大約為一平方公里。古城周圍曾筑有土城,城內建有驛道路。臨城村落,根據文化座落方位,分別起名為城上、南門前、官路上、官路下等。歷史發展至今一千多年,古城已夷為平地,但古城遺址處仍不時能挖掘到古陶片及器皿等文物,其文化層厚達1.5米。陶片多屬印紋硬陶,文飾以繩紋為主,曾于區內拾得新石器時代石磷一個,晉石質“雞壺”口沿一片。住歧釣魚臺吉水住歧鄉贛江之濱有一座釣魚臺,相傳為嚴子陵和張果老的垂釣處。阜田石蓮洞石蓮洞位

  楊萬里墓于吉水縣阜田鎮北7.5公里處。內大小洞五、六處,大洞名曰“佛廬”,洞口巖上刻有“石蓮洞”3字,洞內可容百余人,巖壁紋形黝黑,天然成人物鳥獸狀?!胺饛]”右后有一小洞,洞高8米,洞頂嵌有鐘乳,以石擊之,“著著”有聲。洞口巖上有一石床,相傳為羅洪先讀書、憩息之處。石床左上首巖壁上刻有羅洪先所書“梅關”2字.洞門右有數株羅漢松,樹干丈余圍、虬枝糾結,古老蓊郁。洞上巖有棵古荊樹,高達數丈,據傳,羅漢松、古荊樹均為羅洪先親手載植,距今已有400余年。桃花島桃花島位于江西省吉水縣城南郊贛江河道中央。距吉

  吉水桃花島安市15公里,105國道直達桃花島渡口。是島礁河灘型的生態觀光果園。桃花島面積約1平方公里。鑒湖公園鑒湖公園于1997年初開始興建,到1998年底建成開園,前后歷時兩年。

  著名人物編輯從唐至清,吉水中舉者1435人,進士556人,其中狀元6人,榜眼3人,探花4人,描述當時盛況是:“一門三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杰出代表人物如:南宋詩人楊萬里,《鶴林玉露》作者羅大經,愛國名臣楊邦乂,抗金名將楊再興,明《永樂大典》總纂解縉,建文狀元、內閣首輔胡廣,理財名臣周忱,明朝使臣陳誠,東林黨領袖鄒元標、李邦華,兵部尚書毛伯溫,嘉靖狀元、地理學家羅洪先,文學家曾同亨,《中華大字典》和《辭?!分骶幮煸a等人。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