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莘縣政府網

中  文  名:莘縣政府網

官        網:http://www.sdsx.gov.cn

地        址:暫無地址

車牌:魯P

區號:暫無電話

政府網簡介

  莘縣,位于山東省西部、黃河北岸,冀魯豫三省交界處,隸屬聊城市,2009年列為山東省財政直管縣。莘縣是全國聞名的農業生產大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級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中國香瓜之鄉、中國雙孢菇之鄉、中國小肉食雞之鄉、中國蔬菜第一縣、全國食用菌生產先進縣、中國塑編城、山東省現代農業示范區。莘縣是聊城市輻射冀魯豫三省中原經濟區“橋頭堡”的前沿陣地,地處北緯36°14′、東經115°39′,北與冠縣、東昌府區相連,東和陽谷縣以金線河為界,南同河南省濮陽市接壤,西與河北省邯鄲市毗鄰。莘縣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江北水城”聊城市內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莘縣交通便利,東依京九鐵路,北靠濟邯鐵路、濟聊館高速,德商高速即將建成,莘南高速開工建設,青蘭高速也將建設,河南范輝高速途徑其古云鎮,正在規劃中的鄭濟高鐵將對莘縣未來的交通有重要影響。莘縣是革命老區,是山東省委恢復地,抗日戰爭時期是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中心區,朱德、劉少奇、鄧小平、宋任窮、楊得志、楊勇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留下了工作和戰斗的足跡。人口和民族編輯莘縣有104萬人口,有漢、回、壯、朝鮮等20個民族。

  自然地理編輯地形

  莘縣屬黃泛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海拔49.0-35.7米。西南高,東北低,南北地面坡降1/6000,東西坡降1/4000。由于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泛濫,形成了高中有洼、洼中有崗的微地貌,主要由河灘高地、沙質河槽地、緩平坡地、河間淺平洼地、河道決口扇形地等組成。

  氣候

  莘縣屬暖溫帶亞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溫度適宜,光照充足。年平均輻射量1177萬焦耳/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20.5小時,日照率為55%。多年平均氣溫13.2℃,一月份平均氣溫-6.6℃,極端最低氣溫-22.7℃。日平均氣溫≥0℃的平均持續天數為294天,活動積溫4993.5℃;≥10℃的平均持續天數為208天,活動積溫4464.3;≥20℃的平均持續天數為119天,活動積溫3006℃。無霜期平均為119天,年平均降水量551.5毫米,多集中在6、7、8月份,對農作物生長非常有利。

  河流

  莘縣境內主要有徒駭河、馬頰河、金堤河、金線河4條自然河流和7條人工干溝,總長359.74公里。河網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85公里,徑流量多年平均6345萬立方米。金堤河、徒駭河、馬頰河為3條骨干排澇河道。金堤河莘縣境內長33.7公里,流域面積37.47平方公里,耕地5.07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3%。徒駭河境內長68公里,流域面積1072.42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76%。馬頰河境內長31.5公里,流域面積303.09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2%,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主要支流5條。境內現有彭樓引黃灌區和仲子廟引金灌區二處。

  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2014年,莘縣土地總面積142003.25公頃。耕地面積為93752.26公頃;園地面積為1514.18公頃;林地面積為13471.7公頃;草地面積為103.74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為22230.54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為5186.78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為4797.95公頃;其它土地面積為946.1公頃。

  水資源

  莘縣水資源總量46520萬立方米,其中當地水資源多年平均為20471萬立方米,過境河流水量多年平均為26049萬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量多年平均為21559萬立方米,其中當地水資源13458萬立方米,客水資源8101萬立方米。全縣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34立方米。

  生物資源

  莘縣糧油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20多種;瓜菜作物有香瓜、雙孢菇、山藥、韭菜、白菜、蘿卜、大蒜、大蔥、香瓜、西瓜等120多種。果樹有蘋果、梨、桃、棗、杏、柿等10多種。用材林有楊、柳、槐、桐等近20種。家禽家畜主要有雞、鴿、豬、羊、牛、馬、驢、騾等10多種;魚類和水生植物有鯉、鯽、草魚、蝦、藕、荸薺等30種。其他有各種花卉、飼草和藥材130多種。

  礦產資源

  莘縣自然資源豐富,境內石油儲量3000多萬噸,天然氣儲量10億多立方米,巖鹽儲量300多億噸。中原油田采油三廠坐落在縣境南部。

  森林資源

  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3.35%,縣境北部馬西林場自然保護區擁有10萬畝人造林海,林木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

  第一產業

  耕地面積88000公頃,實行一年兩熟耕作制度,復種指數為176%。2014年,全縣糧食總產20.9億斤,實現了“十二連增”,達到“噸糧縣”標準,再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全縣瓜菜播種面積95萬畝,食用菌栽培面積600萬平方米,總產470萬噸;生豬出欄116萬頭,小肉食雞出欄1.8億只。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和追溯平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走在山東省前列。農作物播種面積205767公頃。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谷子等,小麥種植面積6.8萬公頃,單產7405.5公斤,總產50.36萬噸;玉米58913公頃,單產8896公斤,總產52.41萬噸;谷子141公頃,單產3805公斤,總產536.5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蔬菜、棉花。農業機械總動力245.16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6336臺,大中型小麥收割機1450臺,玉米收割機800臺,大豆收割機4臺。農業機動三輪車93900,深松機130臺。全縣林業用地總面積35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32萬畝,按林種劃分,防護林22萬畝,用材林面積6萬畝,經濟林4萬畝;境內國有林場2個,市級森林公園1處;獲得省級綠化示范村榮譽稱號的村莊49個;苗木生產面積20000余畝,年出圃合格苗木1500余萬株;全縣境內綠色通道長1100公里;全縣適宜農田林網化面積128萬畝,已林網化面積76萬畝,占宜林網化面積的60%;活立木蓄積量206萬立方米,林木覆蓋率達到33.35%。全縣木材加工企業300余家,以林紙、林板、林果、森林旅游為主的林業產業生產總值達10億元。大牲畜存欄11.2萬頭,其中牛10.5萬頭,驢、馬、騾0.7萬頭;其它畜禽存欄豬62.5萬頭,羊61.6萬只,雞4192.7萬只。肉類總產量32.3萬噸,禽蛋總產量4.9萬噸,畜牧業產值100億元。莘縣存養2000頭種豬場、和20000只以上種雞場5處,畜牧業初步形成商品化、專業化。部分鄉鎮被聊城市定為養殖基地,莘縣被國家定為生豬調出大縣。2014年漁業從業人員1612余人,利用面積963公頃,其中以建鯉為主的高產高效漁場113公頃,食魚總產3478噸,甲魚9噸,革胡子鯰魚1138噸,羅非魚41噸,漁業總產值21262萬元。

  第二產業

  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分別完成777.1億元、76.5億元、47.2億元,分別增長18.3%、13.1%、13.4%。實繳稅金過500萬元的企業8家,其中過1000萬元的3家。156家工業企業新上二次創業項目163個,累計完成投資70億元。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054.8億元,利稅完成102.6億元,分別增長19.2%、15%;民營經濟稅收完成11.4億元,增長24.6%,鄉均增加847萬元。新增特色專業村25個,新增個體工商戶9108戶,新增私營企業1958家。

  第三產業

  完成增加值99億元,增長9.5%。魯西國際現代物流園順利通過全省服務業重點園區考核驗收,順和小微企業創業園被列為全省服務業重點企業。金羊汽車文化園、四海農機市場、廣達物流運行良好,通達汽配城、溫州商貿城一期投入運營,中原國際商貿港、九源酒水市場等項目進展順利。電子商務、中介服務等新興業態發展迅速。編制完成了《莘縣鄉村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形成了紅色文化游、農業觀光游線路。魯西第一支部紀念館等6處紅色景點納入西柏坡紅色旅游聯盟。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中國·莘縣國際瓜菜節、莘縣商貿文化節暨首屆新能源汽車展銷會。

  歷史文化編輯莘縣地近中原,歷史上溝壑縱橫,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為兵家王侯“逐鹿”,“問鼎”必爭之地,發生在中原地帶的重大戰事,境內或作主戰場,或被裹挾其中。戰國時期的孫臏與龐涓馬陵之戰,三國時期曹操,臧洪等東武陽(今朝城)之戰,十六國時期趙王石勒與晉將茍睎陽平(今莘城)之戰,五代時期晉王李克用與梁將劉郇莘縣之戰以及清代愉林軍,邱莘教反清起義等著名戰役戰斗均發生在境內。

  社會事業編輯基礎設施

  5條省道貫穿莘縣境內,全長195.739公里,分別是S259省道臨商路、S260省道臨觀路、S316省道永莘路、S324省道齊南路和S333省道蒙館路。莘縣境內在建高速公路兩條:德商高速和莘南高速,德商高速計劃于2015年10月前建成通車,莘南高速于2014年底正式開工,計劃2015年主要進行土地報批、地上物遷移、路基土方等工作。有即將建設高速一條:青蘭高速,正在進行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莘縣村級公路2889公里,村通公路率為100%。共有營運車輛4154輛,噸位28367,貨運量達678萬余噸;客車334部,6329個客位,年客運量442.8萬人次。聯通公司:移動電話12.1萬,國定電話2.3萬,聯通網絡用戶5.5萬戶。移動公司:移動電話50.1萬,固定電話850,寬帶用戶1.5萬戶。電信公司:移動用戶5萬,固定電話1萬戶,寬帶用戶2.2萬。

  科技事業

  2014年莘縣發明專利申請量26項,增長44.4%.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4.7%,引進各類中高級人才620多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新增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家,山東鑫豐種業有限公司、山東中能桿塔有限公司被評為山東上高新技術企業??萍加锌萍纪茝V服務組織252個,其中縣屬58個,鄉鎮屬194個;民營科技組織232個,其中科研機構45個;群眾科技團體組織72個,技術協會60個,會員2650人,研究會12個,會員310人。莘縣科學技術人員190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152人,中級2481人,初級4156人,其他技術人員1005人。

  教育事業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幼兒教育發展加快,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連續15年居全市首位,職業教育快速發展,辦學規模和效益不斷擴大。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達到87%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8個百分點。有各級各類學校533處,其中,高級中學5處,初級中學29處,完全小學216處(不含教學點),職業中專、職業高中、聾啞學校各1處,幼兒園281處。在校生共181783人,教職工877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生升入初中率98%。2014年考取本科生3487人,??粕?688人,中專生100余人(不含職業中專)。2014年4月27日,莘縣榮獲全國和諧教育學會、全國高效課堂博覽會“初、高中說教材說課標優秀組織獎”;2014年9月,榮獲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省教育學會“校本研究先進單位”;2014年10月,山東省教育廳授予“信息宣傳先進單位”;2014年4月,聊城市公安局授予“集體三等功”等榮譽稱號。莘縣實驗小學2009年9月起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經過幾年的努力,在課堂教學改革上闖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子,在學科教學中探索出了“先學后導,自主互助”教學模式,在全市甚至國內引起了強烈反響。莘縣職業中專是國家級職業中專,是建立比較早的一所中專學校,每年都向東南沿海地帶輸送大批優秀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就業率100%,被評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全省十強”等榮譽稱號。莘縣一中和莘縣實驗高中每年都向高等學府輸送大批人才。

  文化藝術

  著力構建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以積極的傳統文化、健康的現代文化為主流,以伊尹文化、孔繁森文化、張海迪文化、曾廣福文化等地方文化為特色的莘縣文化體系。有縣屬廣播電臺、電視臺、劇團、圖書館等文化機構,莘縣作協、莘縣書協、莘縣美術家協會、莘縣攝影家協會、莘縣戲曲協會、莘縣舞蹈家協會、莘縣京劇協會等7個縣文聯下屬協會。文藝活動有社區文化藝術節、合唱節和全民健身運動會。2014年放映公益電影13800場,送戲下鄉600場。建設了莘縣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并免費對外開放,實現了縣鄉村三級文化網絡全覆蓋。莘縣城區有線電視用戶12500余戶,寬帶用戶20戶;農村有線電視用戶10萬余戶。文藝創作,主要有文學季刊《鄉韻》,詩集《夢的五色花》,《孔繁森之歌》,報告文學集《各領風騷》《群星風采》,《曾廣?!?,散文集《十字坡風情》,散文集《百納集》,文化館的六幕表演劇《生命》及老干部書畫研究會的《莘州書畫集》等。民間文藝有獅、龍燈、花船、轉閣等,多在春節期間表演;墜子、大鼓書、嗩吶演奏等在鄉間常有活動。

  醫療衛生

  公共衛生體系進一步完善,有醫療衛生單位869處,縣級醫療機構5處,基層醫療機構23個,村衛生室839處,干部職工2869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637人,高級職稱80人,中級職稱809人,鄉村醫生1445人。共有病床2797張。莘縣人民醫院擁有日本日立磁共振、西門子雙源炫速CT、美國GE16排螺旋CT、德國西門子數字化胃腸機、奧林巴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產CR、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日本東芝790、阿洛卡彩超、意大利百勝彩超、美國產GE等6臺彩超、日本產富士能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德國產C型臂、多功能手術顯微鏡、前列腺汽化電切鏡、膀胱鏡、德國產腹腔鏡、關節鏡、日本產纖維喉鏡、鼻竇鏡等一大批先進大型醫療設備。2014年門診病人1320475人次,各種疫苗接種覆蓋率90%以上,順利通過二級甲等醫院評審,南區建設進展順利。

  體育事業

  有體育場1處、體育運動學校1所。普遍開展的體育項目有乒乓球、田徑、武術、籃球、排球、氣功、太極拳、太極劍、門球、臺球等。先后培養出的知名運動員有乒乓球世界冠軍劉偉、國家男排主力二傳手王超群、全國皮艇女子第二名王鳳芹、山東省第16屆運動會女子舉重冠軍陳平,第20屆亞洲田徑錦標賽女子400米冠軍趙艷霞等。2011年8月22日,莘縣體育館奠基儀式正式啟動。莘縣體育館位于職業中專體校校區內,2014年建成并向所有市民以及校內學生免費開放。體育館的建設是莘縣體育事業中的一件大事,它極大豐富了市民的生活,對提升市民身體素質起著很大作用。

  城建環保

  縣城總體規劃面積50.1平方公里;新增綠化面積70萬平方米,新增供排水管網220公里,新鋪設燃氣管道289.5公里,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皯艏?、村收、鎮運、縣處理”城鄉環衛一體化長效機制初步形成。

  交通編輯莘縣東依京九鐵路,北靠邯濟鐵路,濟聊高速公路,臨商、蒙館、臨觀、齊南省道穿越縣境,交通便利。德商高速即將建成,莘南高速開工建設,青藍高速即將開工,河南范輝高速途徑古云鎮,鄭濟城際鐵路正在規劃中。2014年,新修改造縣鄉道路130公里,新修城區道路46公里,完成濱河大道二期工程建設,新修改造慢車道15萬平方米、人行道29萬平方米。莘縣形成了以省道為依托、縣鄉道為骨架、鄉村道為支脈、干支相連、互聯成網、城鄉互通的公路交通網絡。

  旅游編輯莘縣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古跡有莘縣燕塔、文廟、徒駭河濕地公園、孔繁森廣場、張海迪廣場、三槐堂、伊尹躬耕處、朝城清真寺、孟洼漢墓遺址、三界碑、金代鐵鐘、秦皇堤、十字坡、野豬林、太子冢、琉璃井、唐槐、古馬陵之戰風景區、韓式墓地石刻群、陳家大院、仙鶴湖水利風景區、莘縣國有馬西林場、蔣店天主教堂、朝城清真寺、張魯清真寺等20余處;革命舊址18處。四通八達的柏油路便于客貨汽車通行,另建有莘縣迎賓大酒店、金水溫泉大酒店、莘縣黨校賓館等大型商務接待中心。

  陽城

  朝城,古為顓頊地,192年,曹植出生于東武陽,即今朝城鎮西南角熊馬莊、南關一帶。漢朝為武陽縣;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東武陽為武陽縣,不久廢武陽縣。故址在今治所在今山東莘縣莘城鎮南。唐朝開元年間改為朝城縣。解放后先后屬于觀朝縣、范縣。1956年屬莘縣,為朝城區。1971年改為朝城公社,1984年設鎮。朝城鎮孟洼村有市級重點保護文物齊桓公會盟臺。

  武陽商城

  武陽商城1993年建設,1996年竣工投入使用,該項目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工程范圍新興路到振興路;二期工程范圍振興街至臨商路,全長2000米,商戶有450戶;2004年,實施了鎮政府街東段,莘范路兩側,武陽商城三期工程建設,新城區政府街東段、莘范路兩側正在建設中,武陽商城三期工程即將竣工,建成了農業生產資料、農業機械、家用電器、木材百貨、牛羊肉制品、化工產品八大專業市場,實現了區域性經營。

  魯西農業高科技示范園

  魯西農業高科技示范園位于莘縣縣城東部,占地1500畝,有現代農業博覽園、特色香瓜園、蘑菇園三大主題農園以及種苗繁育、高科技種植展示、高端產品種植示范三個功能分區。種植品種全部為世界知名品種的香瓜、櫻桃西紅柿、尖椒、甜椒、茄子等,按照有機食品生產標準種植。香瓜采摘期:5.1至6月中旬櫻桃西紅柿采摘期:4月初至6月中旬長豆角、黃瓜、蕓豆采摘期:5月初至7月韭菜采摘期:常年

  莘縣董杜莊西瓜博物館

  位于莘縣董杜莊鎮----中國西瓜第一鎮,是集現代農業科技研發、瓜菜新品種示范推廣、觀光采摘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博覽園。該鎮素有“一腳踏三省”之說。西瓜種植是其農業主導產業。旅游資源豐富,有三界碑、韓王墓、曾廣福紀念館、柏慶生態觀光度假區,旅游產業鏈規劃完善。西瓜采摘期:5月初至7月

  耿樓烈士陵園

  耿樓烈士陵園位于莘縣王奉鎮后耿樓村。陵園坐北朝南,占地15畝,陵園主體建筑包括正門、兩座紀念堂、廣場、紀念碑和圓拱形的陵墓;廣場北面有25座烈士墓地組成,墓旁四周有松柏圍繞,莊嚴肅穆。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廣場中央,上書“革命烈士紀念碑”7個大字,金光閃耀。紀念碑周圍是一塊四方形的廣場,供人們瞻仰。紀念堂建造在陵園兩旁,陳列著戰斗遺物等,再現了當年耿樓阻擊戰戰斗場面。耿樓村是朝北抗日根據地的中心村之一。1940年6月,八路軍一二九師新八旅二十二團政治委員史欽琛帶領二營300余人在耿樓一帶開展游擊戰。6月25日拂曉,與敵周旋了一夜的二營來到耿樓,正準備修筑工事時,從聊城、冠縣出動的800余日軍和1200余偽軍突然來襲。敵人的步兵、騎兵和炮兵在10余輛坦克的配合下,很快對耿樓形成包圍態勢。二營官兵頑強應戰,由村頭阻擊戰轉為巷戰、院落戰、肉搏戰。戰斗持續7個多小時,擊斃日偽軍200余人。二營指戰員除100余人突圍外,團政治委員史欽琛等128名指戰員壯烈犧牲,被安葬于耿樓村東。

  西寺烈士陵園

  西寺烈士陵園位于莘縣王奉鎮西寺村。陵園坐北朝南,占地18畝;園內通道兩側由烈士墓組成,其中日本投誠士兵原廣見的墓碑,上書“國際友人原廣”七個大字。墓旁四周有松柏圍繞,莊嚴肅穆。紀念堂建造在正門兩旁,形成遙相呼應之勢,建筑面積300平方米,為廳堂式混合建筑,門口上懸“西寺抗日烈士紀念館”牌匾。里面陳列著烈士的事跡、遺物等。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陵園的中央,上刻“革命烈士紀念碑”7個大字,金光閃耀。王奉處于冀魯兩省交界處,抗日戰爭時期是朝北抗日根據地的縱深地區,地形復雜,葦多林密。加之黨的工作基礎雄厚,成為魯西北和冀南的抗日指揮中心。這里建有炸彈所、后方醫院、被服廠、造紙廠、印刷廠、鞋廠、糧站、銀行、肥皂廠等,各種軍需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有力地保障了抗日后勤供應。從1939年至1945年的6年間,包括反戰日兵原廣見在內的許多八路軍傷病員犧牲并安葬在這里。

  冀南區烈士陵園

  冀南區烈士陵園位于山東莘縣大王寨鎮楊莊村。冀南區黨政軍機關進入楊莊后,發動群眾,開展斗爭,先后有103名傷病員犧牲后在這里安葬,后來陸續遷走一部分,有56名烈士安葬長眠于此。宋任窮舊居暨冀南區黨委舊址修復工程占地近20畝。由開國大將陳賡之子陳知建題寫碑名的“冀南抗日根據地烈士紀念碑”矗立在陵園中央。

  劉鄧大軍強渡黃河準備會議舊址

  劉鄧大軍強度黃河準備會議舊址位于櫻桃園鎮東耿王村。1942年11月--12月,冀魯豫邊區高級干部會議在觀城縣紅廟村、耿王村舉行。邊區黨委書記黃敬根據劉少奇和北方局一系列指示的精神,做了題為《邊區的形勢和任務》的報告,明確提出了當前的工作方針和任務。這次會議,是扭轉邊區形勢的關鍵性會議,標志著邊區黨的指導思想的重大轉變。1947年,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劉伯承率領指揮部人員駐扎在櫻桃園鎮東耿王村,共居住月余,在東耿王村召開了強渡黃河強的準備會議,對強渡黃河戰役進行了詳細安排部署,并且在當地留下了很多佳話,2012年,在縣委和鎮黨委的努力下,對會議舊址進行了保護性修復,并且使之成為魯西黨性教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冀魯豫軍區舊址暨朱德舊居

  冀魯豫軍區舊址位于柿子園鄉楊行村。楊行村(原觀城縣十王廟村)位于柿子園鄉西南部,就是在這片平凡的土地上,留下來朱德總司令、潘復生書記等許多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1948年5月20日,受毛澤東主席的重托,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在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副司令員栗裕陪同下,到達冀魯豫軍區駐地觀城縣十王廟村(今柿子園鄉楊行村),視察在這里進行新式整軍運動的華東野戰軍和冀魯豫區黨委工作。當晚居住在該村,聽取了他們的工作匯報,并做了重要指示。次日下午,在楊行村南的一片小樹林里,冀魯豫區黨委、軍區召開機關干部大會。朱總司令詳細講述了解放戰爭取得的重大勝利,指出,已進入決戰的關鍵時刻,希望冀魯豫邊區的黨政軍民搞好土改、整黨、擴軍、支前,以奪取更大的勝利。會后,朱德總司令離開十王廟村,返回西柏坡。

  全國勞模曾廣福事跡陳列館

  曾廣福事跡陳列館位于莘縣董杜壯鎮宋莊村南。陳列館東西長73.8米,南北長177.8米,建設總體面積27.484畝。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