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樊城區政府網

中  文  名:樊城區政府網

官        網:http://www.fc.gov.cn

地        址:屏襄門街道長虹路23號

車牌:鄂F

區號:0710-3220407

政府網簡介

  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地理坐標東經111°45′—113°47′,北緯31°13′—32°35′,東面和北面與襄州區接壤,南面以漢江為界與襄城區接壤,西面與谷城縣、老河口市接壤。樊城區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的中心城區,是襄陽市的經濟、交通、信息、物流中心,自古商賈云集,市場繁榮,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美譽。樊城區基本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區下轄8個街道、2個鎮,面積56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80萬,占襄陽市區人口的70%。行政區劃編輯樊城區下轄8個街道、2個鎮,共計79個社區、78個行政村。

  位置境域

  樊城區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漢江中游北岸,地跨東經111°45′—113°47′,北緯31°13′—32°35′,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樊市的中心城區。東與襄州區城關鎮、西與老河口市仙人渡鎮、北與襄州區伙牌鎮接壤,南與襄城區隔江相望,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全區面積566平方公里,區人民政府駐長虹路23號,距襄陽市政府約3.5公里,距湖北省政府駐地武昌348公里。

  地形地貌

  樊城區地質經過多次構造運動,至中生代燕山運動奠定了區內今日宏觀地貌輪廓。樊城區全境位于襄陽市中部崗地平原,又叫鄂北崗地,俗稱“三北”(襄州、棗陽、老河口三縣市區北部)崗地,介于桐柏山與武當山、荊山山脈之間。第四紀黃褐土沉積層受地表水切割,浸溶形成波狀起伏的垅崗地貌。海拔在85~140米之間,相對高差10~30米,崗坡一般在10°左右,區內植物稀少,水土易流失。

  氣候特征

  樊城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南北過渡型的特征。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適中,雨熱同季,氣候較溫和。日照樊城區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800~210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1%~48%,年總輻射量在101~110余千卡/平方厘米之間。日照的年變化呈雙峰型。8月份,有一個高峰值,另一個高峰值在10月份。夏季的日照時數占年總時數的34%,6至8月日照時數都在200小時以上;冬季日照時間短,占全年日照時數的19%~20%;春季日照時數比秋季日照時數多190左右。氣溫樊城區歷年平均氣溫15℃~16℃。氣溫的年變化,以7月最高,1月最低。12月至2月一般2℃~3℃,3月至5月15℃~16℃,6月至8月27℃~28℃,9月至11月16℃~17℃。氣溫的日變化呈單峰型。日最久氣溫一般在15時~16時之間。日最低氣溫出現的時間因季節而異。7月最早,在5時;4至10月居中,在6時;冬季最晚在7~8時。氣溫日較差全年平均一般在8~10℃左右,以6月最大,為11.6℃;9月最小,為9.5℃。無霜期初霜日一般出現在11月中旬;終霜日一般出現3月中、下旬。有霜日多年平均為50天,無霜期在228~249天之間。降水樊城區境內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100之間。年際變化顯著,多雨年份可達1200毫米以上,少雨年份只有500毫米左右。年內降水分布不均,夏季多,冬季少,春季稍多于秋季。7、8月降水最多,占年降水量的32%左右;強度大,月平均可達10.8~15.4毫米/日。降雪一般始于11月底或12月初。斷雪一般在3月上、中旬。歷年平均降雪日為13天,最多為28天(1956年末至1957年初),最少3天(1960年末至1961年初)。風樊城區風向的季節性變化明顯。冬季,蒙古高壓勢力強盛,樊城位于高壓的東南部,故地面多吹偏北風。夏季,高壓移至大陸東部太平洋上,故風向多為偏南風。9月至次年2月以偏北風為主,3月至8月以偏南風為主。風向、風速受地形影響,受南北向的漢水河道狹管效應所致。春季平均風速最大,一般在3米/秒以上;秋季平均風速最小,一般不超過2.5米/秒。出現8級大風的日數以春季為多,夏季次之,秋季最少。全年大風日數多年平均4至5天。災害性天氣影響工農業生產的災害性天氣有干旱、洪澇、冷害、凍害、大風、冰雹等。干旱為最常出現的災害,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危害嚴重的是夏旱和秋旱,夏秋連旱危害俞甚。夏秋連旱一般五年二遇。一般干旱每年都有發生,平均一年1.5~2次;大旱3年一次,中旱2年一次,嚴重干旱約8至10年一遇。洪澇基本出現在4至10月,集中時段為6至7月。樊城區易發生洪澇災害,是因為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氣候過渡區域,兼有南北氣候特征。該地域暴雨的形成主要是夏季東南、西北輻合氣流,秋季西南低渦東移,臺風深入內陸影響,以及局部對流產生大暴雨,形成大洪水。洪水按其來源除本地暴雨洪水外,過境大洪水占有相當比例。早春低溫凍害一般出現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平均每年4至6次。春季連陰雨集中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平均每年2次左右,長連陰雨平均二年一遇。秋季連陰雨多集中在9月中旬。秋寒(日平均氣溫小于20℃),開始出現于9月中、下旬,9至10月冷空氣活動平均每年5至6次。寒潮在11月份出現最多。冷空氣發生頻率一般二年五遇;寒潮發生頻率為五年二遇。大風和冰雹為局部地帶災害性天氣,常有寒潮大風和雷雨大風出現。在春季,冷空氣南下一般伴有陰雨大風,有時出現“浮塵”(黃沙),對蠶、豌豆、小麥等農作物生長危害較大。冰雹多發生在春、夏兩季,春季多為區域性冰雹,夏季多為局部性降雹,夏季降雹約占全年降雹的53%。

  人口編輯2006年末,樊城區總人口56.7萬,人口出生率7.77‰,死亡率2.33‰。2009年,樊城區總人口約80萬人,其中區屬人口595563人,區屬總人口中,城鎮人口410455人,農村人口185108人;常住流動人口47286人??側丝谥?,99.5%以上為漢族,19個少數民族居民共計約3100人。

  自然資源編輯水資源

  境內水系均為漢江水系,有大小河流13條,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為30102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樊城區因地處秦嶺褶皺系,地層內含豐富的石膏、巖鹽、鈣芒硝等化工、蒸發巖類礦產。太平店鎮、牛首鎮境內漢水拐彎處的內環和河心沙灘中,有河漫灘沉積型金礦。

  生物資源

  樊城區生物資源種類南北兼有,有種子植物120科、1000余屬、3200種;動物資源120多種,其中人工飼養的動物37種,野生藥用動物6種;森林資源廣,林地面積13.7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9.5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7.69%。交通運輸編輯綜述

  樊城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它西接渝陜,東連江漢,南通湘粵,北達宛洛,是鄂、豫、川、陜的交通樞紐,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的美譽?!耙粭l漢江、二座機場(襄陽劉集機場、武當山機場)、三條鐵路、四條高速”是樊城水、陸、空立體交通運輸網絡的真實寫照。

  水運

  穿境而過的漢江屬三級航道,全年可通航500噸級駁船,市區內的港口年吞吐量在1500萬噸以上,并建有汽車滾裝專用碼頭。

  航空

  襄陽劉集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能夠滿足波音757以下機型全載起降的技術要求,配合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構建支干結合型航線網絡。機場位于襄陽市區東北角,距離市中心18公里,輻射人口2200萬,1989年12月建成通航。地理位置和凈空條件良好,跑道長2400米、寬45米,停機坪2.472萬平方米,擁有先進的通訊導航、氣象雷達、I類盲降、空中管制、機務油料、安檢運輸等設備。已開通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多個航班。襄陽劉集機場2013年累計完成運輸起降8724架次,旅客吞吐量600073人次,貨郵吞吐量2147.3噸,三大生產指標增幅明顯,分別為:41%、49.18%、109.4%,旅客吞吐和貨郵運輸雙雙創新高。

  鐵路

  樊城是中國鐵路運輸八縱八橫網絡中的樞紐之一,漢(武漢)丹(丹江口)、焦(焦作)柳(柳州)、襄(襄陽)渝(重慶)三條鐵路在襄陽交匯;襄陽北鐵路編組站是13個特大型編組站之一。襄陽火車站是進出川、陜、豫、鄂的咽喉通道,也是鄂、豫、陜三省交界處客貨運輸總量最大的車站,屬客貨一等甲類車站,管轄襄陽南、棗陽、隨州等16個中間站。車站候車室總面積10940平方米,分為貴賓、軟席、母嬰、軍人、老弱殘、普通候車區,最高可同時容納13600人候車,站內共有客車到發線7條,旅客站臺4個,每日辦理通往全國各地的始發列車12對,中轉列車41對,年旅客總辦理量1600萬人。車站貨場是辦理整車、集裝箱到發及全路中轉的綜合性貨場,貨場總面積137172平方米,其中集裝箱貨場面積1197平方米,貨場有貨物線6條,整車倉庫4座,整車雨棚4座,笨零作業區1個,集裝箱貨場1個。一次堆貨量達20895噸,年辦理量1651000噸,主要發送貨物品類有河沙、磷礦、糧食、化肥、輕紡及其他機械工業產品和部分鋼材、軍用品、零擔、集裝箱等。車站客流、貨源主要吸引范圍在襄陽市和谷城、南漳、???、房縣、河南省新野、鎮平縣以及部分邊遠地區如老河口、棗陽、荊門、沙市等地。

  公路

  樊城是湖北省高速公路網中心之一,襄(襄陽)十(十堰)、襄(襄陽)荊(荊州)、孝(孝感)襄(襄陽)、樊(襄樊)魏(河南魏集)四條高速公路及316國道和207國道在市區縱橫交匯,并與京珠和武黃等高速公路網相連,是湖北省“1-3小時交通圈”的重要節點。

  旅游編輯概況

  樊城區南與氣勢恢宏的襄陽古城隔江相望,西南瀕臨諸葛亮躬耕壟畝之地古隆中,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依城而過。樊城區擁有國家3A級景區一個,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3處。域內西周鄧國遺址、米公祠、水星臺、陳老巷等底蘊豐厚的文化古跡與悠悠漢江、人民廣場、諸葛亮廣場、明珠廣場、沿江大道等現代都市觀光景點相互交融,演繹著樊城獨特的城市文明。道教圣地武當山、原始林區神農架、長江三峽,與古隆中、古襄陽和樊城連為一體,形成一條黃金旅游觀光帶。同時,作為三國文化、漢江文化、米芾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樊城也是湖北重點精品旅游線——三國·世界文化遺產線的重要站點。樊城積極整合區域資源,挖掘文化底蘊,彰顯人文特色,著力打造以漢江風光帶、米芾書法文化旅游區、老樊城商貿文化旅游區、太平店牛首生態旅游區為主的“一帶三區”,初步形成了“商貿旅游、文化休閑、農業觀光、現代娛樂”的旅游特色。同時,旅游服務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2011年,轄區擁有49家旅行社和眾多星級賓館,具有良好的旅游服務和接待設施。隨著湖北省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戰略的推進,樊城積極實施“旅游活區”戰略,啟動了米芾國際文化創意園、老樊城“九街十八巷”等一批旅游項目,正成為鄂西生態旅游圈中的重要一環。

  景點

  襄陽古隆中國家4A級景區古隆中位于襄陽城以西15公里處,是一個以諸葛亮故居為主體的文物風景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景區包括隆中山、樂山、大旗山、小旗山,主要景點有諸葛亮故居、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躬耕田、小虹。古隆中形成文物風景旅游區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明代已經形成了“隆中十景”。建國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吟嘯山莊、銅鼓臺、長廊、觀星臺、棋盤石、琴臺、孔雀寨、猴山等眾多景點。古隆中的武侯祠,系明代重建,并在嘉靖,萬歷及清康熙時重修,乾隆時定名為“漢諸葛丞相武侯祠”。武侯祠系四進三院的四合院建筑,山門以高矗的仿木結構磚雕牌坊構成。祠內建筑多采用木步架與硬山磚墻組合,屋脊多施雕飾格,祠前有石獅一對。米公祠襄陽米公祠是紀念北宋大書畫家、鑒賞家米芾的祠宇,坐落在樊城柜子城上,隔漢水與襄陽小北門相望。米公祠于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米公祠始建無考,《襄陽縣志》載:元末明初毀于兵燹,明代曾重修,并由太子太保吏部尚書鄭繼之于萬歷四十七年(公元前619年)撰書《米氏世系碑》,記述米氏故里的沿革。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米公祠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孫米瓚、十九代孫米爵、二十代孫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祠內有紀念性建筑拜殿、寶晉齋、仰高堂等,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書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鄧城遺址鄧城遺址位于樊城西北6公里的罩口川、趙家橋、鏖戰崗、余崗到團山鋪一帶,乃關羽水淹七軍之古戰場,當年關羽水淹曹操七軍的“五堰二池”水源建筑工程至今保留下來,即黃龍堰、白龍堰、黑龍堰、青龍堰和普陀堰及金牛池和蓮花池。留下的名勝古跡還有關羽擂鼓臺、馬棚、磨刀石等,以及在古戰場出土的箭鏃、刀、槍、劍和銅制“扎馬刺”等。鄧城還是西周時期鄧侯國的首都,秦時設鄧城縣,唐改鄧城為安養縣。今古城遺址清楚,遺留古跡豐富,如烽火臺、玉帶井、九冢、寧國寺、城北山灣的古墓群。鄧城出土各種文物達3000多件,其中“上府簠”、“鄧公乘鼎”和“吳王夫差劍”最為珍貴。這里規劃建設鄧城文物公園,關羽水淹七軍古戰場博物館,重現當年古戰場之雄風。

  特產編輯涼面

  樊城人有句名諺:"冬至包面夏至涼面"。"涼面"也叫"麻汁面",為樊城人夏季最喜愛的主食,因其制作簡便,吃起來清涼爽口,已成為襄陽的大眾化食品。據傳,唐代民間即食涼面。杜甫有詩曰:"新面來近市……經齒冷于雪,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涼面的吃法,《清稗類鈔》中記載:"率為白水所煮,將進面時,即有生疏數小蝶,陳于幾,曰面馬。意為前馬之導也,而和以調料而加于面。"所謂"面馬",也叫"菜馬"。有麻汁、食醋、蒜泥、黃瓜絲、胡羅卜菜末、香椿菜末、鹽水等。將煮好的面條用冷水淘涼后,盛于碗中,澆上菜馬拌勻即成??筛鶕魅说目谖蹲詽沧园?,十分方便。

  黃酒

  襄陽黃酒色似乳汁,香氣好,味微酸甜,略帶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漿稀釋,一般只有2-3度。其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繼承了古老傳統的制作方法。黃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特別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百克中分別達到78.9克和2.6克。黃酒因含有大量糖、氮浸出物,具有相當高的熱量,酒精度極低,故而一不傷肝,二不傷胃,而且又可加速體內血液循環,增強骨骼,還有舒筋活血和增進食欲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還可將其作為烹調菜肴的味料或解腥劑,以及醫藥上的輔料和藥引子。

  牛油面

  牛油面的特點是一辣二麻三鮮,味道可口。牛油面做法簡單:水開后將面下入鍋內,煮開后撈起,加香油涼拌。吃時,撮一把放入搭勺,伸進沸水中冒熱,然后加上熬好的牛油、辣子及其它佐料即可。吃牛油面時,再喝一碗襄陽黃酒,愜意而舒服。

  襄陽夾沙肉

  相傳三國時,徐庶在劉備推薦諸葛亮下前,輔佐劉備打敗了曹仁,奪取了樊城。當樊城縣令劉泌設宴慶賀虎績時,劉備見一氣宇軒昂的英俊少年側站一旁,經問,乃知是劉泌之甥寇封。宴間,隨軍廚役上菜時,因不慎將肉塊遺落在地,寇封意隨手揀起,轉身丟入口中,事后劉備問及寇封:“見肉落地,不去灰沙,不責下人,即隨口吞食,是何意也?!笨芊獯鹪唬骸吧頌閷⒗?,應時時垂憐百姓,粒米片肉來之不易,棄之可惜;士座廚役,終日勞累,愛之有余,偶有過失,安忍叱斥?!笨芊獾膶捜荽蠖群蛺勖裰?,引起劉備的愛慕,遂收為義子,并改名劉封。此事傳至軍中上下,莫不為之感動。于是,軍廚們特地烹制一種名為“夾沙肉”的菜肴,送給劉封品食,以表對小主人的敬意。夾沙肉在樊城乃至襄陽市享有盛譽,該菜品以肥膘肉和綠豆沙為主料,以肉裹沙,入鍋炸制而成。制作講究選料、刀功、火候,成菜色澤金黃,沙餡飽滿,外酥里嫩,肥而不膩,香甜爽口。

  金剛酥

  金剛酥的特點是金黃色澤、自然清香味、酥酥脆脆。這種傳統的地方特色小吃,其久遠的歷史無處考證,但單說傳到陶家一門的手上,已經有一百多年了。

  孔明菜

  孔明菜在襄陽俗稱"咸菜"、"襄陽大頭菜",有些人直接稱"芥菜"。大頭菜的學名“芥菜”,又稱“蔓莖”,系根菜類,屬十字花科,質地緊密,水份少,纖維多,形狀為錐型,肉白色,肉質堅實,有強烈地芥辣味,不宜生吃,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大量的微量元素、糖類、蛋白質等。通過腌制后,成為獨特風味的佳品。中國四大名腌菜之一的襄陽大頭菜,據《中國風物志》記載,為諸葛亮隱居襄陽隆中時所創,民間素有諸葛菜、孔明菜之美稱。它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纖維素、鐵、鋅、鈣、磷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美,生津開胃,醬香濃郁,并具有下氣消食、利尿除濕、解毒消腫之功效,屢獲省、部及中國名優產品稱號,被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贊為"中國一絕"。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