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靜寧縣政府網

中  文  名:靜寧縣政府網

官        網:http://www.gsjn.gov.cn

地        址:城關鎮中街95號

車牌:甘L

區號:0933-2521196

政府網簡介

  靜寧縣隸屬于甘肅省平涼市,位于甘肅省東部,六盤山以西,華家嶺以東,東接寧夏隆德縣、南接秦安縣,西連通渭縣、北鄰西吉縣,西北與會寧縣毗連,東南與莊浪縣相依,地理坐標為東經105°20'-106°05',北緯35°01'-35°45'??h境南北長81公里,東西寬68.75公里,總面積2193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靜寧縣轄5鎮、19鄉,共5個社區、333個行政村、23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8.89萬人,民族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居住較為集中。2013年,靜寧縣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34.14億元,較2012年增長12.3%,被農業部評為“黃土高原優生蘋果最佳栽植區域”。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3年,靜寧縣轄5鎮(城關鎮、威戎鎮、界石鋪鎮、八里鎮、李店鎮)、19鄉(城川鄉、司橋鄉、曹務鄉、古城鄉、雙峴鄉、雷大鄉、余灣鄉、仁大鄉、賈河鄉、深溝鄉、治平鄉、新店鄉、甘溝鄉、四河鄉、紅寺鄉、細巷鄉、三合鄉、原安鄉、靈芝鄉),共5個社區、333個行政村、2310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靜寧縣位于甘肅省東部,六盤山以西,華家嶺以東,東接寧夏隆德縣、南接秦安縣,西連通渭縣、北鄰西吉縣,西北與會寧縣毗連,東南與莊浪縣相依,東距平涼110公里,西至蘭州22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05°20'-106°05',北緯35°01'-35°45'??h境南北長81公里,東西寬68.75公里,總面積2193平方公里。

  地貌

  靜寧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1600-2245米,地形為葫蘆河流域河谷川地、河谷盆地、丘陵坡地和梁峁地,有大小梁峁1098個,山梁總長1652公里,主要山梁有13條,以葫蘆河為界,東側系六盤山分支,西側為華家嶺余脈。

  氣候

  靜寧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光照充足,年均氣溫7.1℃,無霜期159天,年均日照時數2238小時。降水夏季較多,冬春季節較少,年均降水量為450.8毫米,年蒸發量為1469毫米。

  自然資源編輯植物資源

  截至2012年,靜寧縣林木有70多種,分屬236科。楊、柳、槐、椿、榆為主要用材林木,分布較普遍,川區多種植加拿大楊、北京楊、鉆天楊、柳、槐,山區多植早旱柳、山楊、臭椿、白榆、槐。蘋果、梨、杏、桃、花椒為主要經濟林木。藥材主要有黨參、南沙參、黃芪、甘草等近40個品種?;ɑ苤饕幸岸∠?、文竹、牡丹、玫瑰、月季等31個品種。野生植物有黃花、野韭、小蒜、莧麻、野胡麻、野蕎麥等40個品種。

  動物資源

  截至2012年,靜寧縣發現的獸類有15種,鳥類27種,兩棲爬行類13種,其他蟲類多種。飼養動物以豬、靜寧土雞和牛、羊為主??滴跄觊g仍見虎、熊、豺、鹿、黃羊、青羊、水狼多種。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靜寧縣內已探明的礦產有:李店鎮杜家大灣鐵礦、仁大鄉高家峽鐵礦和老虎灣鐵錳礦、威戎鎮受家峽鉛鋅礦、城關鎮和司橋鄉交界處的白土岔粘土礦以及高界鎮與會寧縣交界處的罐子峽煤礦,資源有10余種,鉛、鋅、鐵、石灰石礦儲量較多。

  人口民族編輯截至2013年底,靜寧縣總人口48.8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3.32人。民族以漢族為主,以回族為主的少數民族1209人,居住較為集中。

  交通編輯截至2013年底,靜寧縣農村公路總里程為3100.686公里,附屬橋梁為2630.7延米57座。農村公路中有縣道226.704公里,鄉道212.16公里,村道2661.822公里。全縣等級公路里程為1738.995公里,通村硬化路637.792公里,鄉鎮通暢率為100%,建制村通暢率為43.3%。共建成鄉鎮客運站22個,行政村??空?53個,鄉鎮通班車率達到100%,行政村通班車率39%。轄區內有三級資質客運企業2戶,二級客運站1個;共有客運班線53條,客運車輛222輛,普通貨運汽車1191輛,危貨汽車23輛,出租汽車266輛。

  經濟編輯綜述

  2013年,靜寧縣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34.14億元,較2012年增長1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08億元,較2012年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11.62億元,較2012年增長17.8%;第三產業增加值9.44億元,較2012年增長12.5%。人均生產總值8057元,較2012年增長12.3%。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7.9:35.4:26.7調整為38.3:34.0:27.7。與2012年相比,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下降1.4個百分點,第一、三產業比重分別上升0.4和1個百分點。2013年,靜寧縣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7434萬元,較2012年同口徑增長23.9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0288萬元,較2012年同口徑增長20.60%;上劃中央“兩稅”1846萬元,較2012年同口徑增長4.53%。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累計235818萬元,較2012年增長14.36%。其中,包干支出94797萬元,較2012年增長2.99%;??钪С?41021萬元,較2012年增長23.53%。

  第一產業

  2013年,靜寧縣農作物種植面積147.42萬畝,較2012年下降2.10%。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21.1萬畝,較2012年下降2.45%;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2萬畝,較2012年下降1.56%。2013年,靜寧縣糧食總產量達到20萬噸,較2012年增長10.44%。其中,夏糧產量7.93萬噸,較2012年下降6.81%;秋糧產量12.07萬噸,較2012年增長25.74%。油料產量13302.5噸,較2012年下降2.96%;蔬菜產量11.03萬噸,較2012年增長17.12%。糧食平均畝產165.15公斤,較2012年增產13.21%。2013年,靜寧縣完成造林面積12.5萬畝,較2012年增長73.13%。水果產量達到44.45萬噸,較2012年增長9.76%。其中,蘋果產量達到43.93萬噸,較2012年增長9.83%。2013年,靜寧縣肉類總產量達到10660.22噸,較2012年下降1.08%。2013年,靜寧縣大牲畜存欄15.45萬頭,較2012年增長2.39%。牛存欄9.64萬頭,出欄1.16萬頭,分別比2012年增長2.88%和1.75%;豬存欄11.13萬頭,較2012年增長3.44%;出欄12.4萬頭,較2012年下降1.67%;羊存欄0.32萬只,出欄0.14萬只,分別比2012年增長6.67%和7.69%;雞存欄73.3萬只,較2012年下降1.21%;出欄43.02萬只,較2012年下降1.58%。

  第二產業

  2013年,靜寧縣完成工業增加值6.24億元,

  靜寧縣城鄉建設(10張)

  較2012年增長20.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73億元,較2012年增長21.2%。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為6006萬元,較2012年增長32.1%;股份制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8743.5萬元,較2012年增長19.3%;私營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5954萬元,較2012年增長32.6%。輕工業完成增加值29107.1萬元,較2012年增長23.9%;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8199萬元,較2012年增長17.2%。2013年,靜寧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91874.3萬元,較2012年增長22.7%;實現利稅11547.9萬元,較2012年增長43.9%;實現利潤9259.6萬元,較2012年增長56.3%。2013年,靜寧縣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完成5.38億元,較2012年增長13.1%。

  第三產業

  2013年,靜寧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4億元,較2012年增長14.50%。從銷售營業情況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9.70億元,較2012年增長38.15%;零售業實現銷售額29.34億元,較2012年增長40.28%;住宿業實現營業額0.82億元,較2012年增長27.51%;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82億元,較2012年增長32.39%。2013年,靜寧縣出口創匯完成1398萬美元,較2012年下降16.88%。2013年,靜寧縣境內外旅游人數達到68萬人(次),較2012年增長23.6%。旅游綜合收入達到3.2億元,較2012年增長25%。2013年,靜寧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93010萬元,較2012年增長21.76%。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46908萬元,較2012年增長21.63%。儲蓄存款余額402424萬元,較2012年增長20.32%。2013年,靜寧縣保費總收入6791萬元。其中,壽險收入5156萬元;財產險收入1197萬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收入437.75萬元。全年賠付各類保險金1223萬元。其中,壽險賠付802萬元;財產險賠付344萬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77萬元。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事業

  靜寧縣教育(7張)

  截至2013年,靜寧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71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完全中學7所,獨立初中29所,普通小學251所,職業學校1所,幼兒園及學前班38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小學教學點41所。截至2013年,靜寧縣共有教職工數6133人,其中專任教師5931人。在公辦專任教師中,高中專任教師944人,初中專任教師1660人,中職學校專任教師326人,小學專任教師2693人,幼兒園專任教師209人,特殊教育學校專任教師18人。在校學生85437人,其中普通高中15390人,初中20204人,職業學校5725人,普通小學34572人,幼兒園及學前班9481人,特殊教育學校65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初中入學率99.15%;2013年高等院校錄取學生6362人,較2012年下降9.5%;中專錄取學生2834人,較2012年增長8.5%。2013年,靜寧縣參加高考考生7632人,上線人數達7352人,上線率96.3%。其中一本上線780人,上線率10.2%,較2012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二本上線1828人,上線率23.7%。

  文化事業

  截至2013年,靜寧縣共有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各1個,鄉(鎮)文化站24個,村文化室62個。全縣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1%,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2%,有線電視傳輸干線網絡總長437.4公里,有線電視用戶18706戶。全縣運動員參加市級及以上各類賽事,共獲獎牌50枚,其中金牌12枚,銀牌18枚,銅牌20枚。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靜寧縣共有各種衛生機

  新落成的縣醫院門診綜合大樓構542個。其中,綜合醫院1個、中醫院1個,婦幼保健站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個,鄉鎮衛生院25個(包括2個分院),個體診所120個,門診部2個,村衛生室392個;實有病床位1597張;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736人。其中公立醫療機構1195人,村衛生室401人,診所、門診部等140人。

  社會保障

  2013年,靜寧縣城鎮登記失業率3.16%,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726人,較2012年增長23.91%;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1346人,較2012年增長0.07%;參加城鎮職工失業保險11133人,較2012年下降4.42%;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9117人,較2012年增長13.47%。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41.53萬人,較2012年下降0.6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縣參合率為98.17%。

  歷史文化編輯文化遺產

  靜寧縣有秦漢時期的古成紀遺址、廟兒坪古文化遺址、靳寺漢墓群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有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等遺存146處。

  民間藝術

  社火社火多在春節期間和特大喜慶日子演出。有舞臺表演、地攤子和由獅子、龍、高蹺、旱船、高臺組成的社火隊三種表演形式。耍社火時,要"說儀程",表演曲子戲、小曲、獅子、馬社火、紙馬、跑驢、小車、高臺、龍燈、旱船、高蹺和皮影等節目。歌謠靜寧縣歌謠以《毛女子》、《月亮光光》、《催眠曲》、《吆老?!?、《花鳥鳥自由配成雙》、《有吃有喝心里舒坦》等流傳較為普遍。剪紙剪紙是靜寧縣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裝飾藝術,每逢節日(主要是春節)或有喜慶事時,婦女用彩紙剪成各種花、鳥、蟲、魚或人物,貼在窗格上(叫窗花)、門欞上、墻壁上(叫墻花)作為裝飾。刺繡刺繡多在枕頂、襪跟、鞋頭、兜肚上,其中"繡花枕頭頂"是刺繡工藝中的精品。刺繡古雅艷麗,保留著獨特的民族藝術風趣,繡工細而不滯,圖案線條奔放自如,確為雅俗共賞之珍品。

  名優特產

  靜寧縣特產有:

  名優特產(3張)

  靜寧蘋果、靜寧燒雞、靜寧大餅等。

  名勝古跡編輯仙人峽仙人峽位于靜寧縣城南25公里處,葫蘆河流經峽谷,峽谷南北長百里,東西寬數丈,幽谷窄隘,眾壑縱橫,有天然拱橋"仙人橋"、"一線天"、"龍馬城"、"天宇崖"等景觀,是鐘靈毓秀之圣地。仙人峽與傳說的伏羲、女媧降生地成紀水及成紀城僅一山之隔,因龍馬出、仙鶴翔而顯神奇,因伏羲女媧居處而聞名于世。珍珠林珍珠林位于古城鄉興隆山上,面積50多畝,

  名勝古跡(9張)

  建筑物為隋唐時期所建,有三清洞、玉皇洞、菩薩洞、菩薩大殿、鐘樓、藥王殿等古建筑,有大小神佛像36尊,歷來是道教、佛教活動的場所。文屏山文屏山在靜寧縣城南1.5公里處,又稱娘娘廟山,東與峰臺山相望,南和五臺山毗鄰。山上建有十一殿、兩樓、兩亭、兩廟、一洞、一天梯。五臺山五臺山位于靜寧縣城南1.5公里處,原為翠屏山西峰,因山勢五疊而得名。五臺山自宋元在山麓"湫池"旁始建亂石神廟起,先后建有真武廟、藥王洞、文昌閣、子孫宮、香山洞、磨針洞等處祠宇。景區面積12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6萬平方米。清真寺清真寺位于靜寧縣城站院巷內,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6年),已有450多年歷史。初建時規模不大,約700平方米,后隨著穆斯林人數的不斷增多,自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來,曾三次翻修擴建。建筑布局依西向東,以禮拜大殿、邦克樓、牌坊為軸線,南北兩側配有廂房。保存的禮拜大殿面積390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由歇山、懸山頂和兩坡卷棚連接,建筑形式獨特,古建筑中少見?,F為靜寧縣重點文物保護建筑物之一,又是全縣城穆斯林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九龍山九龍山位于靜寧縣八里鄉,海拔1998米,屬祁家大山余脈,相傳,漢劉秀起兵西行討伐隗囂曾于此避難得救。光武帝登基后欽題“救龍山”,遂得名。懸鏡湖懸鏡湖位于靜寧司橋鄉境內,西距靜寧中心4公里左右,東距平涼110公里,是甘肅與寧夏接壤地帶,被譽為靜寧縣的東大門。景區水域面積約3000畝,呈東西狹長分布,懸鏡湖南岸的“東峽休閑度假村”內有蒙古包18座、釣魚池2個,初步形成集休閑、娛樂、餐飲避暑為一體的度假景區。烽臺山公園烽臺山公園是靜寧縣集植樹造林、興水節灌、觀光農業、旅游娛樂于一體的觀光農業示范園。該園區涉及城關、八里兩鎮3村,總面積6500畝。根據當地傳說和史料記載,結合宣傳成紀文化,建成了仿古山門、伏羲大殿及3處觀光亭,維修了古城墻,建成了烽臺山莊。西嶺生態公園西嶺生態公園占地320畝,是一個集生態型、景觀型、公益型、服務型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公園。公園內有人工湖、中心花園、中心廣場、農家樂小院及配套的涼亭、石桌、石凳、茶室等設施,栽植有各種景觀常青樹木和觀賞花卉,是一座具有現代氣息的生態公園。成紀古城成紀古城位于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為西漢所置成紀縣治。城址總面積25萬平方米,保存約14萬平方米,西北部和東部殘留城墻長490米。199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地灘休閑農業觀光園大地灘休閑農業觀光園是靜寧縣葫蘆河流域10萬畝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的一個中心示范園,占地面積2100畝,分為五區一場,其中優質紅富士蘋果標準化管理區800畝,時令水果露地栽植區500畝,優質育苗區100畝,反季節溫室果樹栽培區100畝,以黃金梨為主的砂梨系列區100畝,優質牧草溫室養殖場500畝。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該園區以田園風光、現代新農村休閑、生態高科技等特點成為靜寧縣一處重要的鄉村休閑旅游基地。界石鋪紅軍長紀念園界石鋪紅軍長紀念園位于靜寧縣界石鋪鎮繼紅村,緊臨國道312線,距靜寧縣城二十余公里。整個紀念園占地35畝,主要建筑有紀念館、南大門、紅色記憶長廊、宣傳教育中心、管理接待中心、毛澤東舊居、紅軍樓等。文廟靜寧文廟位于靜寧一中校園內,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3年),原建筑面積18076平方米。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1696年)重修。坐北向南,順中軸線依次為先師廟門、戟門、大成殿,戟門內為四合院落。大成殿九脊頂,七開間。戟門歇山頂,五楹。廟門作牌坊式欞星門。整個布局主次分明,結構嚴整,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1993年3月被甘肅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紀文化城成紀文化城,國家3A級旅游景點。位于靜寧縣城中心,是全縣重要的文化基礎設施和旅游景點之一。占地面積66畝,建筑面積1.8萬㎡,建筑以伏羲大殿為主體,整體建筑為秦漢風格。

  著名人物編輯靜寧縣著名人物有:李白、李世民、李廣、曲珍、李暠、吳玠、劉锜、吳璘、慕天顏、李世軍等。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