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北辰區政府網

中  文  名:北辰區政府網

官        網:http://www.tjbc.gov.cn

地        址:北辰道389號

車牌:津A-H、J-N、Q

區號:022-26390530

政府網簡介

  北辰區是天津市下轄的市轄區,北辰是天津環城四區之一,位于中心城區北部,舊稱北郊。北辰古為退海之地,自金元至明清,縱貫北運河漕運大通道和陸路京華大道,是南糧北運、北貨南輸的交通要道,素有皇家糧倉的美譽。近代北辰,革命先驅安幸生,登高英雄楊連第,教育大家張伯苓、溫世霖,體育名將穆成寬、穆祥雄都曾生長在北辰區上,也是溫家寶總理的故鄉。北辰之名出自《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惫谝詤^名意喻天津北部一顆璀璨的明星。2013年,北辰獲全國平安鐵路示范市縣稱號。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北辰區位于天津市城北,北運河畔‘東以北京排污河與寧河縣相鄰,邊界線長20.66千米;東南隔金鐘河、新開河與東麗區相望,邊界線長22.99千米;南與河北區、紅橋區相連;西南以子牙河與西青區相界,邊界線長27.5千米;西、北均與武清縣相接,邊界線長25.14千米。南北緯寬20.8千米,最窄處柳灘村南至劉馬莊西北14.4千米;東西經長43.2千米,最寬處東堤頭村東至線河村西46.3千米??偯娣e478.48平方千米。

  地貌

  北辰區北辰區處于新華夏構造體系的華北沉降帶的東北部,次級結構為滄縣隆起北段、冀中坳陷東北部。區內及鄰近地區主要斷裂有:天津北斷裂,位于區境東部,從東堤頭穿過,走向北東,傾向北西,長40多公里,為活動斷裂。1976年唐山地震時,該斷裂有活動。漢溝斷裂,位于區域中北部,據1981年美國第二顆資料衛星多光譜掃描成像目視解譯判讀,勝芳--北倉(漢溝)斷裂呈現反扭運動。潘莊北斷裂和梅廠斷裂,處于區境北部,走向北東,二者平行展布,第四紀以來有不同程度的活動。上述斷裂帶同屬于新華夏構造體系,屬于壓扭性斷裂,它們的產生與發育,控制著區境基底地形輪廓、層面分布、地震活動和地面沉降。境域地勢坦蕩低平,西高東低,一般高程(黃海水準)0.04至5.46米,平均坡度1/5000;水庫洼淀坑塘眾多,星羅棋布;地下水位較高,地表為普通潮土、鹽化潮土、潮濕土由西向東呈規律性分布。洼地多分布在東部劉快莊、蘆新河、霍莊子附近及排污河(華北河以西地區,主要標高在1.5-2米)。北辰區處于中國地殼強烈下沉地區,屬于沖積平原和沖積海積平原區,是運永定河水系泛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永定河三角洲末端,為永定河、北運河下游沖積平原。西部以砂土砂壤質土為主,中部以輕壤、中壤質土為主,東部以重壤質土、粘土為主,區內平均標高相差僅五六米,為典型的平原地貌形態。

  氣候

  北辰區北辰區屬北方長日照地區。年均晴天167.3天,日照2733.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2%。全年太陽總輻射為每平方厘米129.5千卡(1卡=4.184焦耳),生理輻射為每平方厘米63.5千卡,光能資源豐富。北辰區氣溫變化除地理環境限制外,氣團交替是主要支配因素。由于背靠歐亞大陸,面臨太平洋,除夏季能得到海洋性氣候調節,大部分時間被西北大陸氣團所控制,表現為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年均氣溫12.10C。1983年最暖為13.10C,1969年最冷為10.50C。7月最熱,月均26.20C,1997年7月最高為28.50C;1月最冷,月均零下4.40C,1977年1月最低為零下7.40C。氣溫年較差30.60C。春季升溫和秋季降溫急劇,3至4月升溫幅度最大,相差8.50C;10至11月降溫幅度最大,相差8.70C。12月、1月、2月的月均氣溫在零度以下,其余各月均在零度以上。北辰區極端最高氣溫達40.40C,出現在1963年6月26日。極端最高氣溫多數年份在6月,少數年份在5月、7月、8月。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2.70C,出現在1966年2月22日。極端最低氣溫多數年份在1月,少數年份在12月、2月、3月,一年中有5個月的極端最低氣溫在零度以下(11~3月),4月和10月在零度上下,5至9月在零度以上。

  水文

  北辰區境內及邊界河道共14條,其中一級河道7條,總長115.1公里;二級河道7條,總長88.18公里。

  土壤

  據農業區劃辦公室土壤組1981年普查,北辰區土壤為潮土類,又分為普通潮土、鹽化潮土和濕潮土3個亞類、14個土屬、52個土種。依西高東低地形特點,普通潮土、鹽化潮土、濕潮土由西向東呈現規律性分布。

  自然資源

  北辰大廈截至2012年,北辰區有土地面積714656畝,有野生動物7大類146種、野生植物135種。北辰區多數植物為夏綠,生長繁茂;冬凋,落葉休眠或枯萎。地帶性植被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并混有溫性針葉林和次生灌草叢植被,植物區系以華北成分為主。種子植物主要以禾本科、菊科、豆科和薔薇科的種類為最多,其次為百合科、莎草科、傘形科、毛莨科、十字花科及石竹科。草木植物多與木本植物。非地帶性植被(隱域植被)發育良好。在坑塘、洼地可見蘆葦沼澤植被;在鹽漬化荒地可見鹽地堿蓬群落和鹽地堿蓬--蘆葦群落;沙質土地有沙生植物可見。在河坡、堤埝或路邊有發育良好的灌草叢,常見的有荊條、紫穗槐加狗尾草植物群落;黎科、莧科植物也較常見或自成群落。水生植被有沉水植物群系的狐尾藻群落、狐尾草加金魚藻加里藻群落;挺水植物群系的水蔥群落、扁桿蔗草群落。

  歷史沿革

  北辰區區境古為幽陵(都、州)地。西周屬燕國。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屬漁陽郡。漢高祖元年(前206)屬漁陽郡泉州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屬漁陽郡雍奴縣。唐天寶元年(742)屬范陽郡武清縣。契丹會同元年(938)分屬幽都府武清、香河縣。遼保大三年(1123)分屬廣陽郡武清、清化縣。金天會三年(1125)分屬析津府武清、寶坻縣。蒙古至元十三年(1276)分屬大興府漷州、寶坻縣。明洪武元年(1368)分屬北平府漷州、寶坻縣;十年(1377)分屬北平府漷州、通州;十三年(1276)概屬北平府通州;永樂元年(1403)屬順天府通州。清順治元年(1644)分屬順天府武清、寶坻縣;康熙二十七年(1688)分屬東路廳武清、寶坻縣;雍正三年(1725)分屬東路廳寶坻縣和天津州武清縣;五年(1727)分屬順天府武清、寶坻縣;九年(1731)分屬順天府武清、寶坻、寧河縣和天津府天津縣。1913年,分屬北洋政府京兆尹武清、寶坻縣和直隸省天津、寧河縣。1928年,分屬南京國民政府河北省武清、寶坻、天津、寧河縣和天津特別市五區。1935年,分屬南京國民政府河北省天津、武清縣,天津特別市五區和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寶坻、寧河縣。1938年,分屬偽臨時政府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寶坻、寧河縣,河北省天津、武清縣和天津市八區。1943年7月,霍莊子、西堤頭一帶村莊屬抗日民主政府冀東武寶寧聯合縣,其他各村屬日偽河北省武清、寶坻、寧河、天津縣和天津市八區。1945年9月,境地皆屬民主政府管轄。其中宜興埠、天穆等吳嘴村以南各村和溫家房子、劉快莊等村屬天津工委五(四)市分區郊區,霍莊子、西堤頭等村屬冀東武寶聯合縣,南王平等村屬冀中武清縣,其他村、鎮屬冀中天津縣。1946年11月,霍莊子、西堤頭等村屬民主政府冀東寧河縣,京山鐵路以東和以西各村分屬民主政府冀中武清縣、津武縣。同時,境地又分屬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河北省武清縣、寧河縣、天津縣和天津市三區。1949年8月1日始,境地改屬河北省人民政府管轄。其中霍莊子、西堤頭等村屬寧河縣,南王平等村屬武清縣,宜興埠、天穆等村屬天津市三區,其他村鎮屬天津縣。1949年10月,境內無鄉建置,各村直屬天津縣七、八、九區(1950年7月,九區改三區,七、八區并為四區),武清縣七區(1950年7月改十五區,9月改三區),寧河縣四區和天津市三區(1952年10月改屬天津縣四區)。1953年5月,區境行鄉統村制,始劃8鄉;7月,根據政務院關于“每萬人左右為一個鄉”和“非縣級地方國家機關所在地聚居人口在2000人以上,有50%以上的非農業人口,并確有必要”(設鎮)的規定,境內設33鄉(天穆因不受人口限制為回族自治鄉)1鎮(宜興埠);1958年4月,根據政務院關于“每鄉不超過1.5萬人”的規定,將各鄉鎮裁并為16鄉2鎮(北倉、宜興埠)。1958年8月,并為幸福(北倉)、興淀(宜興埠)兩大公社,梅廠公社的南王平大隊(1959年3月改為管理區,1961年5月劃歸宜興埠公社)和潘莊公社的東堤頭大隊(1959年1月劃建和平區畜牧場,1960年10月改為和平區衛南公社的堤頭管理區,1961年3月改建為堤頭公社)實行政社合一,撤消鄉、鎮、村建置。1961年5月,兩大公社分解為北倉、雙街、天穆、雙口、青光、小淀、宜興埠、南王平、蘆新河(1963年6月改稱霍莊子)、朱唐莊(1992年5月改稱大張莊)、大畢莊(1964年2月2日劃歸東麗區)12個公社。1963年2月,析青光公社置岔房子(1985年1月改稱上河頭)公社;析北倉、雙街2公社置李嘴公社(1974年10月撤并)。1970年6月,和平區的趙莊農場改建為戰斗公社劃入(1986年1月劃歸市勞動局)。1972年,依據國家民政部關于“10萬人以上的市轄區應當設立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的管理區域一般應當同公安派出所的管轄區域相同”規定,增設北倉(1981年改稱果園)新村街;1980年9月增設集賢里街,11月增設天穆街(1986年4月并入天穆鎮)。

  1983年,根據憲法規定改公社為鄉,改生產大隊為村,行區統鄉轄村制,時有12鄉3街。1985年1月,依據國家民政部關于“總人口在2萬以上的鄉,鄉政府駐地非農業人口占全鄉人口10%以上的設鎮”規定,宜興埠鄉率先改鎮。隨后,依據“總人口在2萬以下的鄉,鄉政府駐地非農業人口超過2000人的,可以設鎮”規定,天穆鄉于1986年4月,北倉鄉于1986年12月先后改鎮。1995年8月,雙街鄉改鎮;1995年11月,雙口、青光、小淀、西堤頭鄉改鎮;1997年6月,霍莊子鄉改鎮,1997年12月,大張莊、南王平鄉改鎮。1998年,上河頭鄉改鎮。2001年并鎮,南王平鎮并入大張莊鎮,霍莊子鎮并入西堤頭鎮,上河頭鎮并入雙口鎮。

  行政區劃

  北辰區行政區劃圖北辰區轄5個街道、9個鎮:果園新村街道、集賢里街道、普東街道、瑞景街道、佳榮里街、天穆鎮、北倉鎮、雙街鎮、雙口鎮、青光鎮、宜興埠鎮、小淀鎮、大張莊鎮、西堤頭鎮。

  人口

  2010年末,北辰區戶籍人口365018人,比上年末增加133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7855人,比上年末增加3446人,農業人口197163人,比上年末減少2114人。北辰區人口出生率為6.55‰,比上年下降了1.3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89‰,比上年下降了0.4個千分點。

  交通

  公路

  京津塘高速、津保、津薊高速公路在本區設有進出口,京津、京福、津霸、津榆、津圍等十幾條公路干線縱橫交錯。

  鐵路

  京山、津薊鐵路和京九鐵路津霸聯絡線穿越中部,設有四個鐵路客貨運站和全國最大的鐵路編組站。

  航空

  北辰區距首都北京110公里,距天津新港50公里,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15公里。

  地鐵

  天津自通地鐵以后,劉園成為地鐵一號線的終點站。

  經濟

  概況

  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77.9億元,同比增長20.3%,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8.6億元,同比下降0.8%;第二產業經濟主導地位顯著,實現增加值257.7億元,同比增長18.5%,對北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3%;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實現增加值111.6億元,同比增長26.8%,對北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6.8%;從三次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來看,一、二、三次產業依次為2.3︰68.2︰29.5。

  第一產業

  2010年,實現農業增加值8.6億元,同比下降0.8%。農業總產值完成17.5億元,同比增長6.4%(生產價,下同),其中:種植業產值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0%;林業產值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6%;畜牧業產值9.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5%;漁業產值1.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2%。種養比重為38.1︰61.9。2010年,北辰區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36700畝,比上年下降5.0%;糧食總產量50676噸,比上年下降1.2%;蔬菜總產量269512噸,比上年下降1.7%;果品產量19120噸,比上年下降16.8%;肉類總產量27663噸,比上年下降2.4%;禽蛋產量15487噸,比上年下降3.0%;水產品產量12134噸,比上年下降3.4%;牛奶產量129118噸,比上年下降5.4%。2010年生豬出欄227644頭,同比下降4.2%;存欄115687頭,同比下降7.3%;羊出欄81315只,同比下降3.9%,存欄40924只,同比下降2.4%。

  第二產業

  2010年,北辰區工業增加值達到247.7億元,同比增長17.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20家,總產值達到1161.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40.4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50.2億元。

  第三產業

  2010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11.6億元,同比增長26.8%。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交通運輸、倉儲業24.0億元,批發零售貿易業33.2億元,住宿餐飲業3.1億元,金融業11.8億元,房地產業11.6億元,其他服務業27.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8.4%、20.2%、18.1%、24.6%、23.5%、17.3%。2010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2億元,比上年增長36.7%。出口創匯27578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0.9%。2010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332.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3.2億元,增長15.0%,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為177.5億元,比上年增加15.7億元,增長9.7%;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為168.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2.3億元,增長7.9%;金融部門現金收入為92.1億元,現金支出為112.3億元,收支相抵,貨幣凈投放20.2億元。

  教育

  北辰區2010年,小淀中學、雙口學校、成教中心、啟智學校建設和實驗小學擴建,啟動大張莊九年一貫制學校、雙街二小建設。完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和成人教育三級辦學網絡,多元化發展學前教育。鞏固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成果,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義務教育完成率達到99.6%,比上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普通中小學在校學生數42653人,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8.5%,小學畢業合格率達到100%,北辰區高考本科一次上線率達到80.6%,比上年提高了9.6個百分點;四十七中學本科上線率達到97.7%;完成各類成人培訓7.7萬人次。

  文化

  農民畫

  北辰區北辰農民畫起源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她吸收了剪紙、刺繡、面畫、草編、木版年畫等民間藝術的精華,創作出富有濃厚地方色彩的現代民間繪畫。1987年在天津美術展覽館舉辦了畫展,1988年和1991年兩度登上我國最高藝術殿堂——中國美術館。上百余件農民畫被國家博物館收藏,百余件作品分赴美國、南斯拉夫、瑞典、挪威、韓國等國參展,另有數以千計的農民畫遠銷24個國家和地區,編輯出版了《北辰農民畫》畫冊,部分農民畫編入《北辰書畫——金錨杯書畫精品選》。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同年獲得天津市“魯迅文藝特別獎”。與上海金山、陜西戶縣、浙江嘉興等現代民間繪畫畫鄉齊名。

  話劇小品

  北辰區“天穆杯”話劇小品比賽是文化局、天穆鎮政府和天津市文化局聯合主辦的重要賽事,在1989~2002年間,已連續舉辦了9屆,共征集劇本120多個,參賽作品94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其優秀作品多次獲殊榮,《南墻根》獲全國第四屆電視小品比賽優秀獎,《老人坡》獲全國“曹禺杯”劇本文學創作三等獎,復排《路口》在中央電視臺1996年春節晚會播出,《風車》在全國第11屆“群星獎”評選中榮獲金獎。2002年《天津日報》用半個版面的篇幅,刊登了天津著名作家和評論家有關“天穆杯”話劇小品的專稿。其成功經驗在天津市群眾文化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做了重點發言。

  廣場舞蹈

  北辰區廣場舞蹈由簡單的秧歌發展為品位高雅、節奏歡快、造型新穎的一種藝術。作為持久活躍的藝術門類,具有廣泛的參與性。北辰區創作的《今年又是好收成》、《農家樂》、《荷花龍》、《運河兩岸桃花紅》、《大地飛歌》先后在天津市廣場舞大賽中獲佳績?!督∩硌砀琛帆@全國億萬農民健身舞大賽金獎。

  文學創作

  北辰區以《北斗星》雜志為代表的群眾文學創作,培養了一大批文學骨干,不乏有青年作家、文學新人?!侗倍沸恰防塾嫲l表了360萬字的文學作品,文學骨干在全國和省市級報刊上發表了1500余件文學作品。還出版了《北運河風情》等一系列叢書。

  知識工程建設

  1997年以發展鄉鎮圖書館為主的“知識工程”在北辰區呈穩步發展的態勢。除用14萬元啟動此項工作外,還建立了30萬元的“鄉鎮圖書館建設基金”,曾用5.68萬元三次表彰了7個鎮圖書館、21個村圖書室和5名圖書管理員。天津市文化局在北辰區天穆、宜興埠鎮召開了現場會,并兩次到北辰區“三下鄉”,把價值2.5萬元的圖書送到3鎮1村的圖書館(室)。在天津市文化局鄉鎮圖書館評估中有6個館分別評定為一、二、三級館。天津市僅有的3個一級館中就有北辰區兩席。

  著名人物

  趙之符(1625~1686),字爾合,號怡齋,北倉村人。清順治十六年(1659)進士,官至左僉都御史。他為官20年,當諫官13年,奉公無私,多次為民請命。他的奏疏多為朝廷重視,如說陜西、山東旱蝗,“請酌行賑窮之法,緩征國賦”;說畿輔旱,“當命大臣清刑獄”等,康熙帝大都采納。

  吳士俊(1800~1883),字傅儼,北倉村人。祖父名圻,歲貢生;父名彰,舉人,官訓導。清道光五年(1825)舉人,十三年進士。以知縣發任湖南歷宰、黔陽、辰溪、清泉、零陵、權知、茶陵、武岡等州,長沙、寶慶等府,遷郴州、直隸知州。二十六年(1846)謝病歸里。

  趙野(清中葉),原名夢庚,字堯春,號雪蘿,北倉村人。天津著名金石篆刻家兼詩人。年輕時與天津縣梅成棟、楊霞等交誼深厚。為詩逸趣橫生,時有妙想。尤工篆刻,有“漢印秦章信手雕,尹兒灣上構松寮”之譽,時人以得其作品為快。著有草木名印譜《諸葉集》、詩作《天籟集》等。詩見于道光時梅成棟所著《津門詩抄》。

  楊連弟,以技術工人的身份入伍,參軍時已經30歲,犧牲前就是全國著名的英模,獲得了登高英雄的榮譽,出席了全國勞模代表大會和全國政協第一屆三次會議,受到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他是志愿軍12位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和中國人民解放軍50位一級英雄中的唯一的鐵道兵。

  穆興永(1752—1816),字遠峰,回族,天穆村人,天津老字號“正興德茶莊”創始人。初做米面生意,從事糧運和米面加工。后開設米鋪、錢鋪、染坊、茶葉店、洋貨店等,為天津“八大家”之一。

  衡耀庭(1884—1971),字世恭,滿族,下辛莊人。民族工業企業家,中國鋁制品業創始人。曾在天津三條石開辦三合成桅燈廠、三合成鋁制品廠。

熱門火車票代售點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