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汾陽市政府網

中  文  名:汾陽市政府網

官        網:http://www.fenyang.gov.cn

地        址:暫無

車牌:晉J

區號:暫無

政府網簡介

  汾陽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太原盆地西緣,呂梁山東麓,地理坐標東經111°26'——112°00'22"、北緯37°08'44"——37°29'10",東、北部與文水縣相鄰,東南與平遙縣、介休市相交,西南為孝義市,西與中陽縣、離石區相連。汾陽市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轄5個街道、9個鎮和2個鄉,市境總面積1179平方千米,總人口42.45萬(2013年)。汾陽市城鎮化率58.8%(2013年),居山西省各縣市第四位。汾陽市素有“秦晉旱碼頭”之稱,市境交通便利,處于太原經濟圈節點,與孝義、介休共同構成太原經濟圈次中心。汾陽是著名的酒都,是中國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產基地,聞名遐邇的汾酒、竹葉青產地、中華名酒第一村——杏花村就在汾陽。汾陽還是中國縣域經濟主體功能重點開發區,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文化先進市、中國平原綠化先進市、中國食品工業強市、山西省衛生城市、山西省園林城市、山西省文明城市、山西省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體育先進市、山西省雙擁模范城市、山西省城鄉清潔示范市、第八屆和第十一屆中國中部百強縣(市)、第七屆世界核桃大會舉辦地。行政區劃編輯區劃沿革

  1984年6月22日,汾陽縣公社建制改為鄉鎮建制,生產大隊改建為村民委員會。汾陽縣轄7個鎮、11個鄉,分別為:城關鎮、杏花村鎮、冀村鎮、演武鎮、三泉鎮、楊家莊鎮、峪道河鎮、賈家莊鄉、城子鄉、肖家莊鄉、見喜鄉、陽城鄉、石莊鄉、南偏城鄉、栗家莊鄉、張家堡鄉、宋家莊鄉、萬寶山鄉。1995年5月28日,賈家莊鄉、石莊鄉、肖家莊鄉撤鄉設鎮。一直到2000年,汾陽市轄10個鎮、8個鄉,31個居民委員會、318個村民委員會。2001年,汾陽市開展撤并鄉鎮工作:原城子鄉并入冀村鎮,原見喜鄉并入陽城鄉,原南偏城鄉并入楊家莊鎮,原張家堡鄉并入栗家莊鄉,原宋家莊鄉、萬寶山鄉并入峪道河鎮,城關鎮分拆為文峰街道、太和橋街道、西河鄉。撤并后,汾陽市轄2個街道、9個鎮、3個鄉。此次調整中,賈家莊鎮的古莊村、曹興莊村、北關園村、籽城坊村等4個行政村劃歸太和橋街道。2002年11月,汾陽市開展撤并村組工作,對200人以下的村原則上實施撤并,200-350人的村群眾自愿撤并的一般進行撤并,350人以上的村有條件的的實施撤并。撤并后,汾陽市共轄289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2003年,汾陽市將市區31個居民委員會整合為15個。

  汾陽市政區圖2011年9月6日,汾陽市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重新調整市區行政區劃,西河鄉調整為西河街道,籌備設立南薰街道和辰北街道,市區東西南北中各一個街道建制,街道下轄社區,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2012年10月,汾陽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公布汾陽市262個行政村村民委員會和37個社區居委會的通知,設立262個行政村村民委員會和3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此次調整中,賈家莊鎮的北廓村、米家莊村、古賢村,肖家莊鎮的望春村,陽城鄉的趙家莊村、西路家莊村、峰南村、吳南社村,栗家莊鄉的石塔村等9個臨近市區的行政村劃入市區各街道,并同各街道所轄的其他18個行政村一并改為社區。2012年11月15日,汾陽市委、市人民政府駐地由太和橋街道東正街搬遷至南薰街道永和西大街9號。2014年,文峰街道新增崇文社區。至此,汾陽市轄5個街道(太和橋街道、文峰街道、南薰街道、西河街道、辰北街道)、9個鎮(杏花村鎮、賈家莊鎮、峪道河鎮、冀村鎮、肖家莊鎮、演武鎮、三泉鎮、石莊鎮、楊家莊鎮)、2個鄉(陽城鄉、栗家莊鄉),共計38個社區、262個行政村。[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汾陽市位于山西省腹地,西依呂梁山,東瀕汾河水,地跨東經111°26'——112°00'22"、北緯37°08'44"——37°29'10",距山西省會太原市108千米,東南與平遙縣、介休市相交,南以虢義河與孝義市交界,西依薛公嶺與中陽縣、離石區為鄰,北沿墻板山與文水縣毗鄰。全境東西長52千米,南北寬37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11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汾陽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平均海拔1414米,自然地形可分為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各占1/3左右。西北部為山區,系呂梁山支脈,峰巒重迭,灌木叢生,并有部分森林,主要山峰有石華崖、董家梁、墻板山、元寶山、薛公嶺等,海拔均在1700米以上,其中石華崖2043米,是境內最高峰。中部和西南部為黃土丘陵區,溝壑縱橫,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海拔在1300米左右。東南部為平原,是太原盆地的組成部分,海拔最低處724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人口稠密,交通方便,是汾陽市的糧棉產區。

  氣候特征

  汾陽市地處黃土高原,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夏風向更替明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春秋短暫涼爽。四季特征春季(>1℃)歷年平均68天(1956-1990年,下同)始期為3月13日,終期冷氣流襲擊,年均急劇降溫5-7次。大風天氣較多,蒸發旺盛,降水稀少,旱象嚴重。夏季(>22℃)歷年平均90天,始期為5月20日,終期為8月17日,季內暖熱,氣溫較高,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度大,降水集中,間有暴雨、雷陣雨和降雹天氣。秋季(>10℃)始期為8月18日,終期為10月12日,歷年平均56天。和季雨量驟減,去量少,晴天居多,能見度好,降溫迅速,日照時間縮短,輻射強度減弱,氣候涼爽。冬季(<10℃)始期為10月13日,終期為3月12日,歷年平均151天。冬季寒冷干燥,日照充足,降雨稀少,朔風多歷,間有寒潮。日照汾陽市日照比較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01.3小時(1956-1990年,下同),日照百分率59%,日照總輻射量130—134千卡/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輻射66.7千卡/平方厘米。年內3-5月晴多陰少,日照時數701.8小時,日照百分率58.3%,平均日照7.6小時,輻射量41-42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的31.4%;6-8月,晝長夜短,日照時數可≥26.0小時,日均7.9小時,日照百分率56%,輻射量42-44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的32.3%;9-11月,天高氣爽,日照時數612.9小時,日均6.7小時,日照百分率60.3%,輻射量26-28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的20.5%;12-2月,天氣寒冷,日照時間短,日照時數560.5小時,日均6.1小時,日照百分率62.8%,輻射量20-21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總輻射量的15.5%。氣溫汾陽境內年平均氣溫因受地形影響,差異較大,一般海拔每增高100米,年平均氣溫降低0.5-0.6℃。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9.7℃,丘陵地區8.5℃左右,山區6℃,頭道川河以北的高中山區僅4.9℃。氣溫年內變化也比較大,1月份氣溫最低,多年平均為-6.5℃,7月份最高,多年平均為23.8℃。汾陽市歷年平均地溫為12.6℃,平均最高地溫30℃,平均最低地溫1℃。降水汾陽境內冬季及初春降雪,春末及夏、秋季降雨,因受地形高低差異影響不等,降雪初、終日時限不一。平原區一般為11月下旬開始至次年3月下旬止,長達4個月,西北境中山、高中山區降雪期長達6個月之久。全市年平均降雪日10.3天,積雪日數18.6天。全市年平均降水467.2毫米。年際降水變化較大,各月的分配極不平衡。年降水日數,平均77.8天,春季一般16.4天,夏季34.8天,秋季19.5天,冬季7.1天。境內暴雨多出現在7-8月份,山區及丘陵區多于平川區。受高差影響,境內降水量分布不均,臺塬、丘陵、山區的降水量多于平原區。全市降水分布大致以三泉、栗家莊、田褚至龍灣一線為500毫米等降水線,其東南小于500毫米,西北大于500毫米。濕度汾陽境內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1%,夏秋季節盛行暖濕的東南風,陰雨天氣多,相對濕度大。冬春季節,受干冷大陸氣團控制,陰雨天氣少,相對濕度小。相對濕度的日變化最大值在日出之前,最小值在15時左右。風霜汾陽市全年為雙主導風向。冬春季,西北風為烈,夏秋季以東南風為主。市境冬半年,被強大而隱定的蒙古冷高壓勢力控制,冷空氣頻繁南下,形成偏北風,有時又因市境處于繼續南下的華北高壓的后部,而形成偏南風。夏半年,由于太平洋副熱帶向西北伸發而形成陸熱低壓,東南季風橫掃全市。市境年平均風速2.3米每秒,8級以上大風日數18.6天,4月份風力最大達3.1米/秒,8月份風力最小為1.4米/秒。霜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見,歷年平均出現初霜日為10月6日。西北部及北部山區,初霜較早,多在9月中、下旬出現,丘陵區的初霜日介于平原與山區之間。一般在4月中、下旬霜期基本結束,年平均無霜凍期的終日為4月10日。山區終霜日一般出現在5月上旬,丘陵區旱于山區。汾陽市年平均無霜期179天。山區的無霜期歷年平均在130天左右,丘陵區無霜期介于平川與山區之間。

  自然資源編輯水土資源

  “山西省園林城市”牌匾汾陽有土地資源1452489.5畝,林地193977.3畝,灌木林地201189.1畝,疏林地71756.6畝,未成林造林地21028.9畝,苗圃6100.5畝,占土地總面積的27.9%。水資源總量1.6億噸,境內主要河流有:中部峪道河、向陽河、禹門河,南部陽城河,東部文峪河、磁窯河。其中文峪河最大,與磁窯河一起由文水入境,于孝義境內匯合注入汾河。地表水資源年徑流量8287萬立方米,文峪河年徑流量2100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10400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汾陽市境內成礦地質條件好,礦產資源較豐富,主要礦種有:煤、白云巖、石英砂巖、石灰巖等十余種。截至2006年,全市領取采礦許可證的各類采礦企業有35個,各類礦產品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10%以上。汾陽市含煤區地處霍西煤田北緣,含煤總面積約102平方千米,地質儲量約10億噸,資源主要分布在三泉鎮、石莊鎮、楊家莊鎮、陽城鄉等四個鄉鎮。含煤區資源可靠,主要為優質主焦煤,開發前景樂觀。鋁土礦是汾陽市較有優勢的礦種之一,已查明的礦區面積達9.5平方千米,探明的地質儲量約6900萬噸。主要分布在石莊鎮、楊家莊鎮轄區內。白云巖礦主要分布在峪道河鎮、栗家莊鄉轄區范圍內,該礦區已經冶金部山西省第三勘測局做過詳細勘測,初步劃定礦區范圍約4平方千米,地質儲量約1.2億噸,開發前景樂觀。石英砂巖礦主要分布在峪道河鎮、栗家莊鄉轄區范圍內,已經冶金部山西省第三勘測局實地勘驗,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普查面積約4.5平方千米,地質儲量約一億噸。石灰巖礦多應用于建筑材料、燒制白灰粉,為中小型建筑、路面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主要分布在邊山丘陵區栗家莊鄉、峪道河鎮、楊家莊鎮、杏花村鎮、石莊鎮等轄區境內,礦區面積約30平方千米,地質儲量約15億噸,開發前景均較為樂觀。鐵礦在汾陽市不屬有較大工業價值的礦種(均為山西式鐵礦),多為鄉鎮及個體零星開采,主要分布在楊家莊鎮、石莊鎮轄區境內;石膏礦主要分布在楊家莊鎮谷豐村一帶,含礦面積及地質儲量不詳,若干年前有過一段開采史,礦石質量較好。

  生物資源

  汾陽市有耕地面積5.5萬公頃,農作物以小麥、高粱、玉米、谷子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瓜菜等;有木材林、經濟林和天然牧坡4.5萬公頃,森林覆蓋面積達30萬畝,森林覆蓋率27.5%。其中有果木樹145萬株,以核桃樹居多。汾陽市的家畜主要有馬、牛、驢、騾、豬、羊、梅花鹿、兔等。馬的品種主要為俄羅斯古祖馬的改良后代,以后逐年下降,僅存欄459頭。肉牛的品種有西門塔爾改良牛及短角改良牛,存欄4528頭。主要分布在賈家莊鎮、峪道河鎮、杏花村鎮、冀村鎮、肖家莊鎮、陽城鄉等地。奶牛主要是荷蘭黑白花及其改良種,存欄1321頭,主要分布在城區周邊鄉鎮。驢的品種為晉南驢地方良種的改良后代,存欄919頭,也是逐年下降趨勢。豬的品種為公本的克夏、法國大白、杜洛克、漢普夏、皮花等,母本主要為大同黑豬和內江豬,存欄8.6萬頭,主要分布在平川鄉鎮。羊存欄8.5萬只,品種有綿羊、小尾寒羊、山羊等,綿羊大部分為蒙古羊,小尾寒羊逐年增多。山羊有本地山羊、奶山羊、薩能奶山羊雜交后代,存欄2126只,分布在杏花村鎮、冀村鎮、肖家莊鎮等地。鹿主要有梅花鹿與馬鹿兩種,存欄53只,主要在峪道河鎮。兔主要有哈白、青紫蘭,存欄2.2萬只。皮肉兔主要有獺兔,存欄2000只,長毛兔有丹麥長毛兔,存欄500只,分布在賈家莊鎮、演武鎮、陽城鄉等地。家禽主要有商品蛋雞、鴨、鵝三種。雞的品種主要為海蘭白、京白、伊莎、尼克紅,存欄102萬只,分布在杏花村鎮、冀村鎮、三泉鎮、陽城鄉等。漁業尚屬起步階段,主要以峪道河鎮養殖虹鱒魚、鯉魚、白鰱魚、花鰱魚為主。汾陽市已發現的陸棲動物共140多種,其中鳥類100多種,有褐馬雞、野雞、啄木鳥、麻雀、石雞、云雀、貓頭鷹等;哺乳類30多種,有金錢豹、狍子、野豬、獾子、石虎、麝、山貓、狐貍、野兔、巖松鼠、狼等。兩棲類動物有青蛙、蛇、蟒三種,爬行類有壁虎、蝎子、蚯蚓、蜈蚣等10種。

  人口民族編輯民國元年,汾陽人口為145927人(男82835人,女63092人)。1950年為157969人(男80265人,女77704人)。1979年為300853人(男154314人,女146539人),自然增長率為14.7‰。1987年人口為322552人(男167787人,女154765人),自然增長率為9.12‰。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數據顯示:汾陽市常住人口為387046人,其中,男性199129人,女性187917人,男女性別比為105.97:100。戶籍人口為389350人,少數民族人口比重為0.07%,非農業戶口人口比重為16.75%。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118677人,鄉村人口為268369人。2005年末,汾陽市共有蒙古族、朝鮮族、回族、彝族、滿族、土家族等6個少數民族,總人數為252人,占全市總人口的0.63%;少數民族分布零散,遍及全市各個鄉鎮,其中市區55人、杏花村鎮15人,冀村鎮22人,演武鎮21人,三泉鎮18人,峪道河鎮11人,楊家莊鎮5人,賈家莊鎮30人,肖家莊鎮17人,石莊鎮21人,陽城鄉20人,栗家莊鄉17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數據顯示:汾陽市常住人口為416212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29166人),其中,男性212100人,女性204112人,男女性別比為103.91:100。戶籍人口為423225人,少數民族人口比重為0.07%,非農業戶口人口比重為21.23%。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149222人,鄉村人口266990人。[25-26]

  經濟發展編輯綜述

  汾陽財政收入1950年為99.9萬元,1979年為2166.55萬元,1987年為6173.3萬元。財政支出1950年5.124萬元,1979年2166.55萬元,1987年6173.3萬元。各項稅收1950年99.1萬元,1979年1408.73萬元,1987年5484.4萬元。1950年人民銀行放款余額為5.6萬元,綜合信貸存款余額64萬元,農業綜合信貸放款總額為6.1萬元。1979年銀行各項存款余額1480.3萬元,各項放款余額為2997.0萬元,農業貸款為423.6萬元。1987年銀行各項存款金額13454.80萬元,農業貸款發放總額2434萬元。2008年,汾陽市經濟主要發展指標快速增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4.5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20.18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5.12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9808萬美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9.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90元。2011年,汾陽市地區生產總值118億元,財政總收入23.28億元,一般預算收入5.6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35.9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5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558元。2012年,汾陽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5.3億元,增長13.4%;財政總收入33.57億元,增長44.18%;一般預算收入7.3億元,增長29.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3.48億元,增長0.48%;固定資產投資45.76億元,增長27.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億元,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4元,增長14.15%;農民人均純收入9001元,增長19.1%;進出口總額2452.89萬美元,增長16.7%。

  第一產業

  汾陽農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主要地位。汾陽農業生產總值為1950年3222萬元,1979年6078.17萬元,1987年7920萬元??箲鹎?,汾陽農田面積為7.6萬畝,常年作物栽培65萬畝左右。其中糧食作物63萬畝,以谷子、小麥、小豆、高粱、黑豆、綠豆為主。糧食總產量均6597萬斤(畝均103斤);1950年,汾陽總耕地面積825809畝,糧食作物(小麥、玉米、谷子、高粱、大豆、薯類,下同)播種面積760291畝,畝均134.3斤。棉花播種面積10萬畝,畝產30斤;1979年,汾陽總耕地面積75萬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57807畝,畝均877斤。棉花63027畝,畝均25斤。油料9485畝,畝均82斤;1987年,汾陽總耕地面積748442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70528畝,畝均352斤。棉花播種面積30298畝,畝均93斤。汾陽林業生產發展較早,原山林茂密,蠶桑發達,因歷代破壞,到1930年僅有木材林2363畝,1987年,全縣造林42412畝(用材林8842畝,經濟林20104畝),年出材量1786立方米,水果939.9萬斤,花椒659萬斤。禽畜生產以飼養豬、羊、雞、兔及牛、馬、驢、騾為主。1987年年末實有豬68055頭,牛3880頭,馬3379匹,驢2750頭,騾9924頭,羊55755只,家禽323620只。1949年以后,農機、水利事業發展迅速,至1987年,有農業機械總動力96279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機為12041千瓦/418臺,小型拖拉機13639千瓦/1434臺,農用汽車19894千瓦/284輛?!笆濉焙?,汾陽依托中國商品糧生產基地、核桃生產基地和山西省優質谷子、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等優勢,著力發展汾州核桃、汾州香小米、鮮食紅棗、釀酒高粱、長山藥、三櫻椒、釀酒葡萄七大農產品和牛、羊、豬三大畜產品。

  第二產業

  汾陽工業發展較早,民國初年就有了近代工業企業昆侖火柴公司和眾多的紡織工業。汾陽工業總產值1950年165萬元,1979年6466.4萬元,1987年26143萬元。汾陽有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等7個省、地屬企業,,主要產品有汾酒、竹葉青酒、閥門、交換機等,年產值10508.2萬元;8個縣級國營工業企業,主要產品有煤炭、棉布、汾州二鍋頭酒等,年產值2795.2萬元;19個縣屬二輕工業企業,主要產品有卷尺、鋼球等,年總產值3588.1萬元;鄉(鎮)村工業企業60余個,年總產值3287.3萬元。杏花村汾酒廠是中國最大的名酒生產基地,自1916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金質獎以來,連續獲獎,被評為中國十大名酒之一,行銷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1987年,產汾酒8412噸、竹葉青酒3952噸。1987年二輕系統完成生產總值3588.1萬元?!笆濉焙?,汾陽第二產業以煤焦、釀造、農副產品加工和建筑建材為主導產業,以冶煉、橡膠、化工、機械加工等為后續支柱產業,實施項目牽動和“一大五小”園區帶動戰略,形成了呂梁三泉焦化工業園區和杏花村汾酒集團“黑白”兩大龍頭帶動格局。汾陽市杏花村是中國白酒發源地之一,有6000年的釀造歷史,截至2012年底,汾陽市共有酒類生產企業40家,白酒產量20萬千升,占全國清香型白酒產量的20%多,產量穩居全國第一。杏花村酒業集中發展區是山西省被國務院列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的第一批標桿開發區之一,擁有清香型白酒生產技術、產業發展、品牌創建、園區集聚和政策扶持等優勢。

  第三產業

  汾陽為晉西重鎮,社會商品零售額1950年987.51萬元,1979年4517.85萬元,1987年14292.57萬元。主要農副產品收購額1979年1951.76萬元,1987年4431.50萬元。社會主要商品銷售額1950年1026.94萬元,1979年4917.89萬元。1987年11729.95萬元。外貿商品主要有核桃仁、杏仁、杏干、白瓜子、蜂蜜、家兔、山禽、蓖麻油、皮毛、飛燕牌卷尺、汾字牌閥門、晉汾牌臺虎鉗。核桃仁出口已有百年歷史,民國年間每年出口30-50萬斤,1979年對外銷售額455萬元,1987年達到731萬元。糧食征購:1950年820萬斤,主要有小米、高粱等,1979年8300萬斤,主要有小米、高粱、玉米等,1987年6444萬斤,主要有小麥、高梁、玉米等?!笆濉焙?,汾陽第三產業以商貿流通和旅游開發為重點,依托連接中西部的地理優勢,建設晉陽農副產品批發等十大市場,架設中西部經濟橋梁;依托“州府文化”、“全國磚結構第一高塔——文峰塔”、“汾陽王——郭子儀”等歷史和人文優勢,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開發城區、文峰塔、峪道河、杏花村四大旅游景區,培育市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社會事業編輯文化

  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20世紀中下葉,馬烽、西戎、孫謙等現代作家把汾陽作為重要的創作基地,在這里拍攝了電影《撲不滅的火焰》、《我們村里的年輕人》、《淚痕》等;90年代,中國第六代電影導演的領軍人物賈樟柯,在汾陽拍攝了《小武》、《站臺》、《任逍遙》等影視作品;本世紀,中央電視臺、山西影視集團又在這里拍攝了《呂梁英雄傳》、《杏花魂》、《幸福生活萬年長》、《喜耕田的故事》等傳世之作。截至2009年,汾陽市有文化演出團體4個,影劇院8座,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11處(其中,汾陽市圖書館、汾陽市文化館分別為國家一級圖書館、國家二級文化館),擁有各類科研機構8個,科研人員150余人。汾陽市有大型公共露天體育場1座,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館等體育設施齊全。文化大事記:

  20世紀90年代,汾陽少兒藝術團曾三次進京演出。2003年由汾陽市文化館少兒舞蹈培訓班編排的《好一片艷陽天》參加中國首屆兒童藝術表演賽獲得圓滿成功。2005年汾陽市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市。2006年12月11日首屆汾陽電影青年狂歡節、賈樟柯電影《三峽好人》首映式暨汾陽影視拍攝基地掛牌儀式在汾陽隆重舉行。2008年汾陽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達標率在山西全省排序名列第一,2008年11月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3年7月20日-23日被譽為“核桃界奧林匹克”的第七屆世界核桃大會在汾陽隆重舉辦。2014年6月,汾陽市獲批山西省歷史文化名城。(圖冊《第七屆世界核桃大會精彩花絮》中部分圖片來源:)

  教育

  截至2012年,汾陽市有大中專院校6所,公辦普通高中4所,其他各類學校多所。其中,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是擁有碩士、本科、??迫齻€辦學層次的高等醫學院校,其護理專業全國聞名;呂梁學院汾陽師范分校是一所大學??妻k學層次的高等師范院校;山西省汾陽中學是山西省教育歷史上首屈一指的百年老校、山西省示范高中;汾陽市第五高級中學(山西汾陽林楓中學)是山西省德育示范學校、呂梁市示范高中、呂梁名校;汾陽市東關中學連年中考名列呂梁市前茅。

  衛生

  山西省汾陽醫院外科住院大樓截至2011年底,汾陽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82個,其中地市級醫院1個,為山西省汾陽醫院(三級甲等醫院);縣級醫療衛生機構9個,分別為:汾陽市人民醫院(二級甲等醫院)、汾陽市中醫院(二級乙等醫院)、汾陽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汾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汾陽市婦幼保健院(二級乙等醫院)、汾陽市新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老干部診所、中研所、健教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個,分別為:4個中心衛生院(杏花村鎮衛生院、肖家莊鎮衛生院、三泉鎮衛生院、陽城鄉衛生院),9個一般衛生院(賈家莊鎮衛生院、峪道河鎮衛生院、冀村鎮衛生院、演武鎮衛生院、石莊鎮衛生院、楊家莊鎮衛生院、栗家莊鄉衛生院、冀村鎮城子衛生院、陽城鄉見喜衛生院),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太和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文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西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301個村衛生所,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勝利街社區衛生服務站、府學街社區衛生服務站、富民路社區衛生服務站、文峰東街社區衛生服務站、永和大街社區衛生服務站、文湖景區社區衛生服務站、英雄路社區衛生服務站、中華街社區衛生服務站、西苑街社區衛生服務站)。

  山西省汾陽醫院門診大樓另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門診部1個,社會辦醫院4個,民辦醫院9個。各類醫務室、門診部、診所40個。還有省屬駐汾醫學院校1個,即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截至2011年底,轄區內山西省汾陽醫院編制床位數1100張,實際開放765張,醫務人員1109人,注冊執業醫師(助理)413人,注冊執業護士554人??h鄉兩級醫務人員885人,注冊執業醫師(助理)328人,注冊執業護士164人。

  汾陽市人民醫院縣鄉兩級及社會辦醫院、民辦醫院編制床位數935張,實際開放650張。轄區內醫療機構核定病床總數為1415張,注冊執業(助理)醫師741人,注冊執業護士71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病床3.37張,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76人,每千人擁有護士1.71人。轄區內共有醫生數1367人(含鄉村醫生),每千人擁有醫生數3.25人。截至2011年底,汾陽市醫療機構診療病人累計354894人次,全市已參合農民296708人,參合率98.39%,全市已建立居民健康檔案327013份,建檔率78.61%,建立電子檔案324814份,建檔率78.08%。

  宗教

  截至2005年末,汾陽市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5種宗教,信教人數約有50000人。其中天主教神職人員71人(神甫28人、修女43人),教徒1500人,信教群眾3000人;基督教神職人員2人,教徒3000人,信教群眾5000人。已正式批準的天主教教堂8處,分別是天主教總堂、楊家莊堂、后賀家莊堂、劉村堂、萬戶候村堂、西龍觀村堂、干河村堂、田家莊村堂;基督教教堂8處,分別是基督教總堂、東河村堂、城子村堂、南浦村堂、三泉村堂、蘆家垣村堂、陽泉村堂、見喜村堂;佛教教堂4處,分別是建昌村文峰寺、東龍觀村天竺寺十方廟、小相村護國靈巖寺、三泉鎮張興堡大圣寺。

  其他

  汾陽市商場、超市、影院、酒店、銀行一覽類別名稱

  商場瑪玲商廈雍和商廈天愛商場恒利源精品尚都安華瑞購物廣場

  凌峰商業廣場汾州商城通達大市場飛龍大市場-

  超市美特好超市家家利超市恒利源超市新貴超市佳樂美超市

  影院新星國際影城保利萬和影城---

  酒店賈家莊裕和花園酒店★★★★酒都賓館★★★豐泰苑酒店★★★汾陽賓館★★★恒基大酒店★★

  新世紀商務賓館汾陽國際大酒店汾州大酒店利前賓館四海商務酒店

  凱翔大酒店信隆大酒店金盾賓館弘太賓館晉谷賓館

  泰寶賓館錦都商務賓館天愛商務賓館鑫陽光商務賓館康華商務賓館

  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山西農村信用合作社中信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晉商銀行汾陽九都村鎮銀行

  備注:表格信息整理自中國汾陽政府門戶網站

  交通運輸編輯街道

  汾陽市區主要街道縱向由西到東依次為西北環路、西河路、狄青路、汾酒大道—學院路—英雄路、辰北路—鼓樓南北路—南薰路—汾州大道、天霖路、富民路、東湖路,橫向由北到南依次為濱河街、慶成大街、勝利街、金鼎大街—鼓樓東西街、文峰街、永和大街。

  公路

  汾陽市在山西省的位置汾陽是呂梁市及山西中部地區交通運輸的重要樞紐,各級公路交錯覆蓋全境,是山西省“城鎮體系十一五規劃”中重點建設的11個公路鐵路交通樞紐之一。國家級高速公路-G20青銀高速公路(青島——銀川)以及307國道橫穿市境,省道汾屯線、汾介線溝通307國道、大運高速公路、大運公路和南同蒲鐵路,夏汾高速公路(交城夏家營至汾陽)為呂梁境內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汾柳高速公路與夏汾高速公路相接,縱貫全市。2010年10月通車的邢汾高速公路汾陽至平遙段(又稱汾平高速公路)是山西省三縱十一橫十一環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終點至河北省邢臺市,是又一條重要的山西省中部出省通道。此外,呂梁高速公路公司也設在汾陽市。

  鐵路

  孝柳鐵路過境,并在石莊鎮建有50萬噸發煤站。2010年通車的太中銀鐵路在汾陽市建有汾陽站(中間站)和褚家溝站(越行站),其中汾陽站為大型客貨兩用站,也是山西省鐵路規劃中重要的集裝箱運輸站之一。

  航空

  汾陽市區距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僅有100千米,距呂梁大武機場90千米,驅車1小時即可到達,乘坐飛機出行非常便利。

  歷史人文編輯州府文化

  汾陽有2600多年的置縣史,其中1600多年為州府郡治所。從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汾州改州為府至民國元年(1912年)廢置,汾陽城區一直為晉中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的汾陽市區便是由原來的汾州府城、汾陽縣城發展而來。原汾州城是罕見的“五座連城”,由主城和東西南北四關城拱衛而成。四關城墻雖不及主城,但也高大厚實,甚至不少有包磚。這種獨特城垣的形成主要因其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地位,使主城內王府、廟宇、寺壇等占了大部分空間,越發增加的居民不得已在城外開辟生活區,久之形成了東南西北四個聚居區域。幾百年來,汾陽城一直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府城,王府、書舍、廟堂、達貴、富商遍地。明清汾州府城的基礎,是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汾州知州朱赟修筑的城垣,當時規?!爸芫爬锸?,崇三丈二尺”,即周長4522米,高10.7米,當時僅僅是土城垣,尚未包磚。城內原有西府街、府學街、太和橋街等9街和養濟巷、豆腐巷等18巷,有鐘樓、鼓樓、文廟、永和王府、慶成王府等古建,歷史、戰亂、天災、人禍,風雨飄搖了600多年的古城如今僅剩一些遺跡可循。汾州城歷來被稱作“四陽城”,因四面皆可有陽光得名。與中國古代城池以正北正南為上不同,汾州古城的建制與子午線成約33°夾角,采光非常好,故汾州城又稱作“祝融城”,以火神祝融的名字稱之。所以汾陽市區大部分街道及房屋方向與地理方向有偏差。汾州府城城門名稱及城樓匾額:東門:景和門,城樓匾額:汾水環流西門:靜寧門,城樓匾額:盤峰聳翠北門:永泰門,城樓匾額:鎖鑰雄鎮南門:來薰門,城樓匾額:秦晉通衢

  文化遺產

  汾陽是文物大市,截至2014年6月,汾陽市有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汾州地秧歌、汾酒制作工藝。此外,杏花村鎮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汾酒老作坊被提名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汾陽城還保留西北(二府街歷史文化街區)和東南(武家巷歷史文化街區)兩處歷史文化街區,明清風貌尚存。汾陽市有古生物化石遺址、新石器遺址和70多處文化古跡。有明代南薰樓、國內磚塔第一高塔文峰塔、金代建筑太符觀、富神話色彩的馬刨神泉、貼金壁畫的圣母廟、保護完好自然景觀有三十里桃花洞、金鎖關等。

  汾陽市賈家莊生態園古文化遺址有峪道河遺址、杏花村遺址、北垣底遺址、段家莊遺址、任家堡遺鞏村遺址等。其中,峪道河遺址位于市區北6公里處峪道河鎮人民政府所在地周圍,該遺址所跨時代久遠,可分為仰韶、龍山、夏、商、東周和漢幾個時期;杏花村遺址位于市區東北15公里杏花村鎮東堡村東北,面積約15萬平方米,地勢北高南低。其間分為幾個自然形成或人為造成的階地,遺存豐富。根據獲得的層位關系及對其內涵的分析,考古上將其堆積形成分為八個階段,分別屬于仰韶、龍山、夏、商文化時期。

  地秧歌

  “汾陽地秧歌”是流傳在山西省汾陽市一帶的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是一種廣場性民間歌舞藝術,因相鄰的孝義市也有部分地區遺存,民間統稱為“汾孝地秧歌”或“汾孝秧歌”,是當地社火、集會、迎送、慶祝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分為以舞蹈為主的“武場地秧歌”和以演唱為主的“文場地秧歌”。汾陽地秧歌先后參加中國沈陽國際秧歌節、深圳中華大廟會民間藝術精品展演并獲得大獎。在山西現有的三十多種秧歌中,汾陽地秧歌有著非常獨特鮮明的藝術特色:演員角色造型鮮明,表演套路非常豐富、舞蹈動作花樣紛呈、道具雙用音韻和諧。2008年汾陽地秧歌被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