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通遼市政府網

中  文  名:通遼市政府網

官        網:http://www.tongliao.gov.cn

地        址: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

車牌:蒙G

區號:0475

政府網簡介

  通遼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東北地區西部最大的交通樞紐城市,被自治區政府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地處北緯42°15′-45°41′、東經119°15′-123°43′之間,總面積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長約418公里,東西寬約370公里。東靠吉林省四平市,西接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南依遼寧省沈陽市、阜新市、鐵嶺市,北邊與興安盟以及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為鄰,是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經濟區的重要樞紐城市。

  轄1個市轄區、1個開發區、1個縣、5個旗,代管1個縣級市。即科爾沁區、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開魯縣、庫倫旗、奈曼旗、扎魯特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后旗和霍林郭勒市。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通遼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松遼平原西端,東與吉林省接壤,南與遼寧省毗鄰,西與赤峰市、錫林郭勒盟交界,北與興安盟相連,總面積達到了59535平方公里,南北長約418公里,東西寬約370公里。地理坐標是東經119°14′-123°43′,北緯42°15′-45°59′。

  地形地貌

  通遼市地勢南部和北部高,中部低平,呈馬鞍形。北部為大興安嶺南麓余脈的石質山地丘陵,占通遼總面積的22.8%,海拔高度400-1300m;南部為遼西山地邊緣的淺山、黃土丘陵區,占通遼總面積的7.0%,海拔高度550-730m;中部為西遼河流域沙質沖積平原,占通遼總面積的70.7%,海拔高度120-320m,其中在西遼河流域沖積平原與山地、丘陵之間的過渡地帶分布著起伏不平的沙丘和沙地,海拔高度200-400m。

  氣候特征

  通遼市年平均氣溫0-6℃,年平均日照時數3000小時左右,≥10℃積溫3000-3200℃,無霜期140-160天,年平均降水量350-400mm,蒸發量是降水量的5倍左右,年平均風速3-4.4m/s,全年8級以上大風日數20-30天。

  土壤概況

  通遼市地帶性土壤為栗鈣土,其余土壤主要有風沙土,灰色草甸土等十個種類,以風沙土為主,占總面積的43.5%。

  水文特征

  通遼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47條,自然湖泊600多個,有大中小型水庫121座。水系以西遼河水系為主,分布在其支流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教來河以及新開河,還有東遼河下游和遼河干流的一部分支流、大凌河和霍林河的一部分。由于連年干旱,通遼境內遼河、新開河、教來河常年斷流,70多座中小型水庫干涸,局部地下水位下降,水資源匱乏。

  自然資源編輯

  動物資源

  通遼市野生動物繁多,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白鸛、鴇、梅花鹿、紫貂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蓑羽鶴、鴛鴦、天鵝、猞猁、馬鹿、黃羊等近30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清溝還有環頸雉、斑翹山鶉、野兔、狐貍、斑鳩。一般經濟動物,遍布通遼各地。鳥類有18目,49科,212種。野生植物麻黃、甘草、山杏、沙棘等資源品種獨特,質地優良。

  植物資源

  通遼市地處森林和草原的過渡地帶,原始景觀為榆樹疏林草原,以草原植被為主,森林植被居其次。植被類型主要由干旱草原類型及旱生草本植物構成。天然的喬灌木樹種有榆、蒙古櫟、黑樺、葉底珠、胡枝子、錦雞兒、山杏、沙柳等;天然草地植物有112科、446屬、1169種。在1169種植物中,有飼用價值的578種,主要飼用植物185種,包括羊草、針茅、隱子草、野谷草、堿草、花苜蓿和差巴嘎篙等;山地和沙地適宜楊、柳、榆、樟子松、山杏、錦雞兒和黃柳等喬灌木生長。

  礦產資源

  通遼市礦產資源豐富,初步探明的礦藏41種,礦床和礦點190多處。通遼煤炭保有量121億噸;石油遠景儲量為8億噸左右;鐵、鋅、鎢、銅等金屬礦藏10多處,礦點30多個,為世人矚目的"801"礦富含鈮、鉭、鈹、鋯等稀有金屬和重稀土,總儲量680萬噸;天然硅砂的儲量居全國之首,被稱為"冶煉之寶"的石墨儲量也很可觀,功能神奇的中華麥飯石蜚聲海內外。

  土地資源

  通遼市耕地面積91.4萬公傾,沙地面積4086萬畝,分別占總土地面積和科爾沁沙地面積的45.4%和52.7%,是科爾沁沙地的主體地區。在沙地面積中,流動沙地面積295萬畝,固定、半固定沙地面積3211萬畝,潛在沙漠化土地面積580萬畝。通遼草原總面積5129萬畝,可利用面積4682萬畝。其中退化、沙化、鹽漬化草原面積4217萬畝,占草原總面積的82%,占草原可利用面積的90%。通遼森林總面積2051萬畝,活立木總蓄積2602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23.7%。

  人口民族編輯

  2010年,通遼總人口310萬,其中蒙古族138萬,占中國蒙古族人口的1/4,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

  交通運輸編輯

  空中交通

  通遼機場最早開工建設于1958年,2002年擴建,通遼機場為4D級機場,擁有1條長2300米、寬45米的跑道,3個停機坪,現已開辟了通遼至北京、呼和浩特、上海、廣州、大連、等航線。通遼機場位于市區西南7公里處,從市內可乘坐3路公交車到達。

  2012年,通遼機場運輸生產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各項指標連創歷史新高。2012年,通遼機場共保障運輸起降5806架次,同比增長117.3%,完成旅客吞吐量343840人次,同比增長93.2%;旅客發運量180334人次,同比增長103.7%;貨郵吞吐量1485.11噸,同比增長25.1%;貨郵發運量541.03噸,同比增長6.7%;折算旅客吞吐量360341人次,同比增長88.5%。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萬人次。

  截至2012年,通遼機場已開通航線12條,其中包括新開航線8條;通航城市16個,航線網絡覆蓋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天津、杭州、西安、昆明、呼和浩特、長春、哈爾濱、濟南、鄭州、???、鄂爾多斯、海拉爾等區內外城市;有國航、東航、海航等9家航空公司參與運營;通遼機場保障的最大機型為波音737-800機型,機場日航班起降達到34架次,日旅客吞吐量達到2000人次。2012年3月份,自“呼—通支線快線”啟動以來,呼—通往返航班已達到每天4-5班;其中,大機型執飛2班,小機型執飛3班;每日可提供座位數800個,基本滿足了呼—通航線市場需求。與此同時,通過首府中轉平臺,可中轉至深圳、南京、長沙、武漢等個50多個城市,為廣大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選擇。。

  2012年通遼機場又先后開通了通遼至上海、廣州、大連、天津、???、鄭州、濟南、海拉爾等國內旅游城市的航線航班,均由空中客車A320和波音737-800大機型執飛,推出了通遼至上海、濟南、天津4折的團隊票,通遼至???、廣州3折的團隊票,極大的滿足了各大旅游團隊出行需求。2013年3月31日,航班換季首日,通遼機場新開通了重慶至呼和浩特至通遼、杭州至通遼至哈爾濱、西安至呼和浩特至通遼三條航線。三條航線的成功開通,架起了通遼地區至杭州、西安的空中橋梁,加密了至重慶航班,迎來西部航空公司加盟通遼市航空市場運營。同時,創造了通遼機場“一日開三地”的歷史。

  另據悉,到2015年,通遼機場還將陸續開通南京、成都、合肥、深圳、包頭、廈門等國內航線,申辦口岸機場開通港澳地區航線,以及首爾、東京等國際航線。

  陸上交通

  通遼火車站

  鐵路:通遼鐵路發達,各個縣級地區全部通鐵路。六條鐵路(平齊、京通、通讓、大鄭、通霍、集通)貫穿全境。通遼火車站是沈陽鐵路局直屬一等站,它扼守東北、華北鐵路交通的咽喉,有大鄭、京通、通讓、通霍、集通五條鐵路干線在這里交匯,是連接東北與華北、西北、西南的鐵路交通樞紐。通遼站已開通了前往北京、天津,杭州、沈陽、長春、呼和浩特、包頭、哈爾濱、大連、濟南、南京、上海等地的客運列車。

  公路:已建成雙遼至通遼段、金寶屯至查日蘇段高速公路、赤通高速公路。其中雙遼至通遼高速公路全長93.564公里,是國家高速公路網大慶至廣州高速公路和自治區“三橫九縱十二出口”公路網主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擬建的雙遼至長春高速公路對接后,將形成通遼至長春兩小時快速通道,與已建成的通遼至赤峰高速公路對接后,成為我市及東北地區進京的第二條快速通道。金寶屯至查日蘇高速公路全線長44.551公里,是國家高速公路網長春至深圳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北接吉林省高速公路網,南接遼寧省高速公路網,是我市連接吉林、遼寧兩省的重要通道。在建通遼至沈陽等高速公路。通遼市境內有111、303、304等四條國道縱橫貫通,并和多條省道組成三縱四橫的公路交通網絡,北達吉林吉安,東到遼寧丹東,南抵北京,西到錫林郭勒。通遼市長途汽車站現已開通了到達長春、沈陽、大連、北京、呼和浩特、天津、鄭州、四平、烏蘭浩特等地的長途班線。

  公交:通遼市市內交通便利,擁有12條市內公交線路共180多個公交站點,其中環線109路為環線,從火車站始發,票價2元。最新開通的888路和999為市區連接新城區公交,要去新城區的市民可以乘坐此公交專線前往。

  經濟編輯

  綜述

  2013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811.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7%,增速高于全區0.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7.44億元,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1122.40億元,增長11.2%;第三產業增加值431.98億元,增長7.2%。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13.863.123.1調整為14.262.023.8,與上年相比,第二產業所占比重減少了1.1個百分點,第一、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提高0.4和0.7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57902.27元,增長9.8%。

  第一產業

  2013年通遼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257.44億元,比上年增長6.7%,增幅較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年初實有耕地面積134.80萬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113.25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26萬公頃,增長1.1%。在農作物播種面積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93.01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46萬公頃,增長0.5%,占總播種面積82.1%;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0.24萬公頃,同比增加0.79萬公頃,增長4.1%,占總播種面積的17.9%。油料作物播種面積4.99萬公頃,同比增加0.34萬公頃,增長7.3%,占總播種面積的4.4%;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7.45萬公頃,增加0.03萬公頃,占總播種面積的6.6%,增長0.4%。

  2013年糧食產量663.00萬噸,比上年增產55.0萬噸,增長9.1%。其中:稻谷15.99萬噸;小麥1.80萬噸;玉米607.23萬噸;高粱20.30萬噸。

  油料產量11.71萬噸,比上年增加0.40萬噸,同比增長3.5%;甜菜產量11.86萬噸,比上年減產2.97萬噸,下降20.0%;蔬菜及食用菌總產量276.37萬噸,增加5.46萬噸,同比增長2.0%;瓜果類總產量51.33萬噸,增加13.66萬噸,同比增長36.3%。

  牧業年度牲畜實有頭數1888.04萬頭(只),比上年增加171.61萬頭(只),增長10.0%。其中:牛253.93萬頭,羊1063.37萬只,豬534.28萬口,比上年分別增長11.4%、8.1%和15.0%。年末通遼牲畜實有頭數1079.41萬頭(只),比上年末減少10.92萬頭(只),下降1.0%。其中:大牲畜191.97萬頭;羊624.20萬只;豬263.24萬口。年末實有家禽962.40萬只,比上年減少24.80萬只,同比下降2.5%。2013年肉類總產量達到50.84萬噸,同比增長0.2%;生牛奶產量38.69萬噸,綿羊毛產量1.02萬噸,山羊絨產量0.14萬噸。

  第二產業

  2013年通遼全部工業增加值1036.23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增幅比上年回落5.9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2.2%,增幅比上年回落7.0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累計增長16.0%,集體企業增加值累計增長5.0%,股份制企業增加值累計增長10.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加值累計增長39.0%。其中,股份制企業所占比重達到73.8%,與同期相比增加2.3個百分點。分輕重工業看,輕重工業企業戶數分別為262戶和379戶,增加值累計增長分別為21.8%和8.4%。從產品的產、銷、存情況看,2013年工業產品銷售率98.2%。在進入目錄的60種工業產品中,有33種產品與同期相比呈現上升趨勢。其中,成品糖增長41.1%,化學藥品增長79.6%,中成藥增長38.3%,水泥增長19.0%,鋼化玻璃增長8.1%,鋁材增長28.1%,發電量增長16.9%。從十大支柱產業情況看,十大支柱產業企業戶數達到383戶,增加值總量占通遼規上工業的比重為70.6%,累計增長17.3%。其中,煤電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累計增長5.2%,玉米生物科技產業累計增長33.5%,綠色農畜產品加工產業累計增長34.6%,高技術煤化工產業累計增長10.8%,新型建材產業累計增長18.1%,裝備制造產業累計增長19.3%,鎳鉻合金產業累計下降29.7%,現代蒙藥產業累計增長0.1%,新能源產業累計增長37.7%,新材料產業累計下降14.5%。

  2013年通遼641戶規模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867.04億元,同比增長12.6%,其中:國有企業完成213.97億元,同比增長15.2%;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分別增長5.6%、11.9%、40.6%。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276.86億元,其中:利潤總額183.36億元,同比增長11.8%;稅金總額93.51億元,同比增長3.4%。從大中型企業情況看,通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大中型企業90戶,資產合計比重占全部規上企業的50.0%,負債合計比重占57.6%,利潤總額比重占49.4%,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占43.3%,增加值累計增長11.6%,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增長15.0%,利潤總額累計增長1.6%,應交增值稅累計增長3.1%。

  第三產業

  2013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2.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增幅比上年下降3.0個百分點。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實現零售額264.77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城區143.37億元,增長7.4%;鄉村實現零售額107.58億元,同比增長12.5%,增速快于城鎮2.1個百分點。按行業分,通遼批發業實現零售額54.68億元,同比下降5.7%;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65.34億元,增長14.4%;住宿業實現零售額3.87億元,增長18.5%;餐飲業實現零售額48.46億元,增長14.7%。

  2013年通遼限額以上企業及個體經營戶實現零售額128.24億元,占通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4.4%。其中:限上批發業實現零售額29.17億元,下降23.7%;限上零售業實現零售額96.17億元,增長3.7%;限上住宿業實現零售額1.37億元,下降5.1%;限上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53億元,下降4.1%。

  2013年在限額以上企業及個體經營戶銷售的商品類值中,有零售額的20大類商品零售中,除書報雜志類、電子出版及音像類、文化辦公類、煤炭類、機電產品類下降外,其余大類商品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分商品類別看: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18.1%,服裝類增長20.4%,日用品類增長8.6%,金銀珠寶類增長49.8%,家用電器類增長14.3%,家具類增長35.6%,通訊器材類增長1.1倍,建筑及裝潢類增長7.0倍。在銷售市場占比較大的三類商品:石油類完成零售額56.79億元,增長3.4%,汽車類19.32億元,增長5.0%,煤炭類29.06億元,下降28.5%。

  2013年限下企業及個體戶實現零售額244.12億元,同比增長21.2%,高于通遼平均水平10.2個百分點,占零售額的65.6%。其中:限額以下批發、零售企業及個體戶零售額194.69億元,增長22.4%。限額以下住宿、餐飲企業及個體戶零售額49.43億元,增長16.3%。

  社會編輯

  文化事業

  2013年末通遼有藝術事業研究所2個,圖書館9個,文化館9個,博物館5個,圖書館藏書91.37萬冊。藝術表演團體9個,藝術團體共演出1576場(次),觀眾達64.9萬人次。通遼有縣廣播電視臺7座,鄉廣播電視站74個,通電視的村2127個,調頻臺42座。無線廣播電臺1座,廣播節目四套,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08%。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8.55%,比上年提高0.12個百分點。有線電視入戶率為43.0%,與上年持平。

  教育事業

  2013年通遼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2013年共招生16438人;在校生29294人,其中:研究生775人;高校專任教師1921人。

  2013年通遼幼兒園416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19所,民辦幼兒園295所。在園(班)幼兒6.18萬人,從事幼兒教育的專任教師0.32萬人。普通小學526所,招生3.25萬人,在校生19.19萬人,畢業生3.48萬人;初中112所,招生3.28萬人,在校生9.52萬人,畢業班學生數3.02萬人;普通高中26所,招生2.24萬人,在校生6.28萬人,教職工0.56萬人,其中:專任教師0.42萬人,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7.99%,比上年提高了0.13個百分點,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有16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8%;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0所,招生0.45萬人,在校生1.90萬人,畢業生1.23萬人;通遼共有特殊教育學校7所,其中:民辦學校2所。在校生517人,其中:在特殊學校就讀學生有397人。從事特殊教育的專任教師95人。

  醫療事業

  2013年末通遼共有衛生機構4643個。其中:醫院5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4509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60個。醫療衛生機構共有床位12764張,其中:醫院有床位9043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350張,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71張。通遼衛生人員合計22272人,衛生技術人員達到14732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624人,注冊護士4670人,藥師(士)805人,技師(士)904人。

  體育事業

  2013年通遼共有國家一級體育運動員5人,國家二級體育運動員91人;國家一級裁判23人,國家二級裁判275人。榮獲國家級比賽獎牌2枚,其中金牌1枚,銅牌1枚;榮獲自治區級比賽獎牌217枚,其中金牌56枚,銀牌69枚,銅牌92枚。通遼共有全民健身站點738個,健身氣功站點124個,80萬體育人口共開展全民健身活動700余次。社會體育指導員6622人,其中:國家級23人。

  旅游景點編輯

  清代奈曼王府

  通遼市奈曼王府建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奈曼王府的全部建筑有房屋190余間,為一方形大院。原占地面積約22500平方米,四周為夯土板筑梯形圍墻,底寬2米,頂寬1米,高4米,四角建有角樓,大院顯得非常威嚴。

  大青溝

  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通遼市科左后旗境內,距旗政府所在地甘旗卡鎮25公里,總面積8183公頃。

  孝莊園旅游區

  孝莊園旅游區位于通遼市科左中旗花圖古拉鎮內

  莫力廟水庫(11張)

  ,踞通遼市區北30公里,國道304線西2公里處,是通遼市黃金旅游線上人主要人文歷史景觀。

  扎魯特草原旅游區

  扎魯特山地草原旅游區位于內蒙古通遼市西部,扎魯特旗巴雅爾圖胡碩境內,距通遼市200公里。

  特金罕山

  特金罕山位于通遼市扎魯特旗境內??偯娣e137萬畝,它被環保專家譽為內蒙古東部的天然生態屏障。2000年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珠日河草原

  珠日河草原旅游區距交通通遼市101公里,隸屬于通遼市旅游局。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