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id="jwnta"><form id="jwnta"></form></ins>
<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ins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ins><ins id="jwnta"></ins>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xmp id="jwnta">
<xmp id="jwnta">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
<form id="jwnta"></form>
<xmp id="jwnta"><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form></form><xmp id="jwnta"><xmp id="jwnta"><form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form>
<xmp id="jwnta"><form id="jwnta"><button id="jwnta"></button></form>

火車網

綏中縣政府網

中  文  名:綏中縣政府網

官        網:http://www.suizhong.gov.cn

地        址:綏中鎮中央路1段13號

車牌:遼P

區號:0429-6122306

政府網簡介

  綏中縣位于遼寧省西南部,瀕臨遼東灣面向渤海。綏中縣是遼寧省省管縣制度的第一個試點縣,經濟和部分人事、行政事務以由遼寧省直轄,是省內省管縣制度推行力度最高的縣。中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就出自綏中。綏中縣東隔六股河與興城市相望,南臨渤海,西與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接壤,北枕燕山余脈與建昌縣毗鄰。綏中縣現轄13個鎮,17個鄉。面積2764.9平方千米,總人口640211人(2011年)。

  行政區劃編輯

  綏中縣轄14個鎮、5個鄉、6個民族鄉:綏中鎮、寬幫鎮、大王廟鎮、萬家鎮、前所鎮、高嶺鎮、前衛鎮、荒地鎮、塔山屯鎮、高臺鎮、王寶鎮、沙河鎮、小莊子鎮、西甸子鎮、西平坡滿族鄉、葛家滿族鄉、高甸子滿族鄉、范家滿族鄉、明水滿族鄉、秋子溝鄉、加碑巖鄉、永安堡鄉、李家堡鄉、網戶滿族鄉、城郊鄉。

  綏中鎮鎮政府駐和平街西段,人口6.03萬人,面積17.0平方千米,轄12個社區居委會:和平街、興隆街、西山街、路南街、工人街、東大街、西關街、城內東街、城內西街、西大街、新興街、文化街。

  沙河鎮鎮政府駐沙河東,人口3.89萬人,面積161.5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葉家、其余二個名稱未定;22個村委會:沙河東、北李金、南山、前周、沙河西、馮萬、宋家溝、沙嶺楊、橫河東、項家、三臺子、張胡嶺、馬家河、江家嶺、葉家墳、馬蹄溝、小官帽、營盤山、桃樹溝、狗河城子、葉大屯、板橋。

  大王廟鎮鎮政府駐大王廟,人口3.20萬人,面積200.1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大王廟;26個村委會:黃家屯、山嘴子、雙龍溝、葉紅旗、紅廟子、高杖子、高家嶺、燒鍋杖子、孤山子、毛家溝、東溝、車道嶺、專杖子、大王廟、西雙山、慈愍庵、黃土坎、東雙山、石山溝、吳二溝、魏家屯、大黃羊溝、小黃羊溝、水泉溝、李金屯、砬子山。

  前所鎮鎮政府駐前所,人口2.59萬人,面積70.7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前所;11個村委會:東山、小松嶺、東楊家、韓家屯、洪家、大趙、大架子、何家、大柳、牛羊溝、前所。

  寬邦鎮鎮政府駐寬邦村,人口2.49萬人,面積151.9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寬邦;16個村委會:寬邦、項屯、西臺山、頭道河、窩棚溝、黑魚溝、大栗屯、勝利、楊樹溝、大房身、觀音溝、西邊、棒槌溝、西岔溝、東岔溝、大河西。

  高臺鎮鎮政府駐高臺堡,人口2.81萬人,面積113.0平方千米,轄21個村委會:高臺堡、馬路嶺、項木莊、蓮花池、老家、金屯、水口、洼甸、二道嶺、胡家、前朱嶺、腰古城寨、北趙、后古城寨、三道溝、盧屯、牛彥章、萬陳、穆家溝、黑水臺、小三道溝。

  萬家鎮鎮政府駐王家莊,人口2.26萬人,面積68.0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王家;15個村委會:王家莊、萬家、老軍屯、萬壽寺、周家、金絲、北邱洼、賀家屯、老戶、趙鄉、蘇家、新民、楊家、孟家、甘家。

  西甸子鎮鎮政府駐西甸子村,人口2.31萬人,面積85.4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西甸子;17個村委會:西甸子、小李屯、大李屯、大石橋、涼水、戶尚屯、澇豆洼、蓮蓬洼、白廟子、東莊、馬圈子、安馬堡、北甸子、北楊家、水泉子、皇姑、羅三家。

  高嶺鎮鎮政府駐高嶺村,人口2.65萬人,面積134.4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高嶺;18個村委會:高嶺、楊總、興隆店、四方臺、上甸子、小蠣蝗、???、王崗臺、陡坡臺、賀家、老爺廟、杏樹屯、大松嶺、趙家屯、大蠣蝗、沙鍋子、高家洼、照山嘴。

  前衛鎮鎮政府駐前衛,人口2.52萬人,面積125.8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居委會:興衛、永興;15個村委會:背蔭嶂、九門臺、三山營子、選將、馮家屯、北大、黑臺嶺、老邊、滿井、東山、長江、西大、東大、三道、古塔。

  荒地鎮鎮政府駐東荒地,人口2.55萬人,面積85.7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荒地,15個村委會:東荒地、楊保屯、郭家屯、孫相、拴科、西臺屯、牛心屯、前馬屯、尚家、大鄭、東李、西李、桑園、西荒、榆林。

  塔山屯鎮鎮政府駐塔山屯,人口2.24萬人,面積74.8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塔山;17個村委會:塔山屯、山角子、白龍灘、四方、東白、許家、大南鋪、梁家、丁家、香寶、大馮、大施寶、大鐘鼓、潘家、西王、張白谷、桃花。

  小莊子鎮鎮政府駐小莊子,人口3.37萬人,面積85.7平方千米,轄23個村委會:小莊子、大漁場、鄢家屯、鹽鍋、海泉東、海泉西、鹽場、前永安寨、石官、寶倉、張安、打雀莊子、后永安寨、小李、孤家子、凌家、新莊子、大李金屯、彭家、團山子、葉大、馬家洼、二河口。

  王寶鎮鎮政府駐王寶,人口1.85萬人,面積67.2平方千米,轄9個村委會:王寶村、北偏坡村、張呆子村、西潘村、西孫村、平房村、呂貢村、王漢村、婁家屯村。

  加碑巖鄉鄉政府駐溝口,人口1.85萬人,面積226.1平方千米,轄11個村委會:溝口、樓房、王臺、黃土梁子、黃木杖子、王家店、張杖子、駱杖子、于杖子、上房子、窩嶺。

  永安堡鄉鄉政府駐大甸子,人口0.72萬人,面積222.4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大甸子、西溝、邊外、楊樹、花戶莊、石匣口、小山口、立根臺、永安堡、獐狼銃、北河、塔子溝、張家房、車場溝。

  城郊鄉鄉政府駐新興街二段,人口2.07萬人,面積12.9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城內東、西園、韓家洼、香坊、西關、東園子、興隆、肖家。

  西平坡滿族鄉鄉政府駐西平坡,人口1.79萬人,面積110.3平方千米,轄15個村委會:西平坡、東平坡、黑水汀、七里溝、岳家店、大路溝、康家壕、爐砟溝、南平坡、沙金溝、葦子溝、土頭山、白楊溝、龍潭溝、上土頭山。

  葛家滿族鄉鄉政府駐廣裕店,人口1.34萬人,面積106.1平方千米,轄12個村委會:廣裕店、小盤嶺、二道房子、木锨溝、平臺子、黃土坡、葛家屯、鸚鵡溝、石棚溝、高立溝、陳家溝、新房子。

  高甸子滿族鄉鄉政府駐高甸子,人口1.78萬人,面積113.0平方千米,轄18個村委會:高甸子、長嶺子、古城子、小獐子溝、大獐子溝、轉子溝、袁家屯、馬鞍山、朱仙屯、蘇蘭、馮家、陳蔭溝、狼洞子、東趙屯、西趙屯、劉把屯、糜子溝、順山堡。

  范家滿族鄉鄉政府駐范家,人口1.55萬人,面積129.1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范家、條石溝、鮑莊子、薛家、朱家、小胡口、釣魚石、彎土墻、五臺子、邱家、平川營、澇豆溝、弓箭溝、銀莊子。

  明水滿族鄉鄉政府駐明水,人口1.35萬人,面積112.3平方千米,轄11個村委會:明水、下屯、東洼子、四間房、姚家、平河子、盤龍溝、張富溝、祝家溝、楊杖子、小楊樹溝。

  秋子溝鄉鄉政府駐東山根,人口1.14萬人,面積77.6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東山根、腰嶺子、八家子、西山、譚杖子、大楊樹溝、時杖子、梁杖子。

  網戶滿族鄉鄉政府駐樸家,人口2.05萬人,面積72.3平方千米,轄15個村委會:樸家、河東、陳家、侯家、柴家、馬山界、小前村、張監、孫家、西大甸子、大官帽、涼水河、新立、李哈、程家。

  李家堡鄉鄉政府駐李家堡,人口2.50萬人,面積136.1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居委會:名稱未定;16個村委會:李家堡、大堡子、馬營子、北石門、常家溝、石牌坊、下荊、上荊、閻家嶺、邊門、老虎圈、婁家溝、鐵廠堡、秋皮溝、新堡子、張家場。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綏中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點城市,遼寧省五點一線環渤海開發戰略起點城市。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支持區域。綏中縣地處關內外咽喉地帶,京哈公路、沈山線鐵路、秦沈鐵路客運專線貫全境西東,綏在克公路穿越縣境東北往興城、建昌及河北省。此外,縣鄉公路把縣內各鄉鎮連接起來,為綏中縣海上貨運、振興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地形地貌

  東北首家世界文化遺產—九門口水上長城(2張)

  綏中縣地形地勢受燕山山脈制約。山地屬燕山山脈的東延部分,形成5條山脈。這些山脈呈扇形延伸至京沈鐵路沿線,構成綏中縣地形骨架。由于山脈多自西北部入境向東南延伸,使地勢開成西北高、東南低的特征。

  山地綏中山地約占綏中縣總面積的41%左右,包括:五指山山脈、砬子山山脈、大孤山山脈、三山山脈、高樓山山脈。

  丘陵丘陵面積約占綏中縣總面積的38%,各鄉鎮均有分布。由于被河流切斷,彼此各不相連。按地區劃分,可分為西北部丘陵,溝谷向陽,光照充足,有利于果樹栽培,所產白梨聞名東北;東北部丘陵,溝谷較多,坡丘向陽,梨園遍布;南部丘陵,包括綏中縣南部和沿海鄉鎮,大臺山和王鳳臺果樹農場均坐落于此。

  平原平原面積約占總面積的21%。沿海平原是遼西走廊的西入口。在地區分布上可分六股河西岸平原、沿海平原與河谷平原。

  盆地永安堡盆地是縣內唯一的盆地,范圍包括永安堡鄉和前衛鎮西北一角。北有三山山脈,西部和南部是高樓山脈,東部石河上游的大風口水庫是唯一的出口處。東西最長約22公里,南北最寬處約16公里,略呈棱形,面積約250平方公里。

  地質

  地層綏中縣地層由老至新分布如下:太古界,分布面積最大,巖性以混合花崗巖為主。元古界長城系,包括常州溝組、串嶺溝組、大紅峪組。中生界侏羅系,包括坤頭波羅組、白旗組、張家口組、義縣組、建昌組。新生界第四系,包括中下更新統殘坡積層、中上更新統沖洪積層、上更新統坡洪積層、全新統沖洪積層、全新統海積層。

  侵入巖縣內中生代侵入巖發育良好,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北。包括圣宗廟-葛家屯巖體,屬侏羅世中期侵入巖。寬邦巖體,屬侏羅世中期侵入巖。龍門山巖體,屬侏羅-白堊世侵入巖。栗木溝巖體,屬侏羅-白堊世侵入巖。羊巖子巖體,屬侏羅-白堊世侵入巖。除上述侵入巖體外,尚有多種脈巖,種類繁多,分布零散,規模不大。

  地質構造綏中縣所處大地構造半日位屬山海關臺拱,是一個以上升運動為主的地區。沉積巖蓋層不發育,古老的結晶巖基底廣泛出露??h內大小斷裂幾十條,多數分布在西北部。大的斷層有四條:明水斷野、紅廟子斷層、東松嶺子斷層、寧子溝斷層。

  土壤

  棕壤綏中縣地處棕壤帶,棕壤分布十分廣泛??偯娣e179,118.5公頃。棕壤是在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的生物氣候條件下形成的。根據形成的過程,又劃分為棕壤性土、棕壤和潮棕壤3個亞類。

  草甸土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河漫灘、超河漫灘、沖積平原、沿海淤積平原和山間平地??偯娣e54,823公頃,占各類土壤總面積的23.34%。除近海沿岸和近灘的砂質草甸土外,其它均已懇為農田,是糧、棉、油的主要生產基地。

  鹽土鹽土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的小莊子至萬家的近海低洼地帶,可溶性含量在0.6%以上,面積166.63公頃,約占各類土壤總面積的0.07%。鹽土的形成過程就是土壤的鹽漬化過程。

  沼澤土分布在低洼地區,主要集中在王寶、前衛等鄉鎮。面積374.3公頃,約占各類土壤總面積的0.15%。沼澤土母質為河相沉積物,歷年季節性節水時間較長。

  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前衛、網戶、明水、秋子溝等鄉鎮,面積419.5公頃,約占各類土壤面積的0.18%。水稻土在縣內分布較為零散,發育程度不高,處于初期階段。但在土耕條件下,基本改變了原來成土方向。

  水文

  水資源綏中縣水資源總量為7.9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22億立方米,地下水2.76億立方米。綏中縣蓄水工程有大小水庫33座,控制面積727平方公里,調節水量1.18億立方米,占地表水資源量的19%。引水工程26處,河流區間徑流量利用為0.23億立方米。機電井1,266眼(含方塘)開采地下水0.71億平方米。在狗河中游有4處溫泉:老虎河溫泉,海拔145米,主泉眼水溫32.5℃,涌水量約2.5噸/小時。下屯溫泉,海拔140米,水溫32℃;新莊溫泉,海拔120-130米,水溫21-25℃;湯口溫泉,海拔95米,水溫47℃。

  河流綏中縣主要河流有六股河(與興城市界河)、寬邦河、黑水河、王寶河、石河、狗河、九江河、強流河、貓眼河等。

  界河-六股河源頭在建昌縣谷杖子鄉西北的930高地。在八家子鎮沙河哨東南側與興城市三道溝鄉西側入境,成為綏中縣與興城市的界河。六股河流經本縣寬邦滿族鎮,匯合八家子河、寬邦河;經西平坡滿族鄉,匯合黑水河;又經高臺鎮,匯合王寶河;最后經小莊子鎮后入海。西岸共經5個鄉鎮,匯合4條較大河流,徑流68公里,流域面積862.2平方公里。六股河是遼西地區四大水系之一??傞L143.8公里。河寬最寬處800米,中下游平均寬600米,平時流水面寬95米,水深0.5米左右。年最大徑流量16.67億立方米(1969年),多年平均徑流量6.3億立方米。

  縣內其它河流黑水河,六股河支流;寬邦河,六股河支流,又名二臺子河;王寶河,俗稱王八河,后雅公稱今名。澇豆溝河,王寶河支流;朱仙屯河,王寶河支流;小莊子河,發源于小莊子鎮石官村東北0.5公里處。馬家河,發源于大臺山南麓;長灘河,由馬家河、閻家嶺河、三臺子河匯合而成。貓眼河,發源于雞架山北峰;葉家墳河,上游稱飲馬河;狗河,原名高兒河,演變溝兒河諧音稱狗河,是縣內第一大河。新開河,舊名涼水河,發源于網戶滿族鄉大官帽山泉眼。石河,原名石子溝,因多石子而得名。是縣內第二大河。小王寶河,石河支流;強流河,原名急水河。九江河,此河流經九門口,原稱九門河,后改名九江河。金絲河,原稱荊條河,發原于李家堡鄉上荊村。

  氣候

  綏中縣行政區劃圖(2張)

  綏中地區屬于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主要特征:四季分明,水熱同期,降水集中,日照充足,季風明顯。春季雖有冷空氣侵入,但強度弱,回暖較快;夏季西南季風盛行,雨量充沛,高溫潮濕,多雷多雹,伏天潮熱。秋季偏北季風開始增強,雨量驟減,氣溫速降;冬季偏北季風勢力很強,氣候干冷,大地封凍。

  氣溫據1986到2000年記載,年平均氣溫為9.8℃;極端最高氣溫為38.1℃,歷史最高為39.8℃;極端最低氣溫-25.2℃,歷史最低為-26.3℃。

  地溫年平均地面溫度為11.9℃,極端最高62.4℃(1993年),極端最低-34.6℃(1990年)。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為652.5毫米;年最多降水量為1998年908.5毫米,歷史最多為1959年1,087.6毫米;年最少降水量為1999年的295.2毫米,是歷史最少的一年。

  蒸發年平均蒸發量為1,714.6毫米。

  日照年均日照時數2,544.2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7%。

  氣壓年平無氣壓為1,015.1百帕,極端最高為1,046.8百帕(1994年),極端最低為984.0百帕。

  風年平均風速2.8米/秒,最多風向為南風,大風日數比前期減少。

  無霜期平均無霜期176天,最長196天(1990年),最短141天(1986年)。

  風景名勝編輯

  綏中縣山川秀麗,名勝古跡頗多,自然景觀獨具風采。位于李家鄉境內的京東首關“九門口”,建于明洪武十四年,是明代長城中的重要關隘之一。它飛跨河谷,險峻雄奇,號稱“水上長城”,是中國古長城中的一絕。位于渤海岸邊的秦漢宮遺址,已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對象。深山峽谷中的妙峰寺雙塔、蔚為奇觀的前衛歪塔、水光瀲滟的將軍湖,以及老虎汀、下屯、新莊子、湯口等四大溫泉等。

  九門口長城

  合并圖冊(2張)

  九門口長城坐落在遼寧省綏中縣李家鄉新臺子村境內,距山海關15公里,全長1704米。

  九門口長城,因其城橋下有九個瀉水城門而得名,水勢自西向東直入渤海,氣勢磅礴、壯觀,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因而享有“水上長城”的美譽,200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東北地區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

  小河口長城

  小河口長城坐落在綏中縣永安堡鄉西溝村一帶雄險陡峭的燕山山脈上,是冀遼兩省的分界線。這段長城大約8.9公里長,約有31座敵樓、18座戰臺、14座烽火臺。據史料記載,小河口長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已有近700年的歷史。

  前衛斜塔

  前衛斜塔,古稱瑞州歪塔,坐落在綏中縣西南27公里處前衛鎮內。此塔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400多年?,F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斜塔高10米左右,塔身為青磚砌成,實心單項,分三級呈八角形。斜塔雖經千年風雨的腐蝕,但塔身上的磚雕圖案花紋仍清晰可見,此塔雖不高聳入云,但昂首望去,飛檐凌空,卻也雄偉壯觀。

  意大利比薩斜塔是世界聞名的斜度最大的斜塔,其斜度為5.3度,然而前衛斜塔的傾斜度為12度。塔尖移位1.7米,斜而不墜,歪而不倒。塔身從何時傾斜無從查考,但對斜塔的加固,曾有過記載。

  妙峰寺雙塔

  妙峰寺雙塔位于綏中縣永安堡鄉塔子溝村,建于遼乾統年間。兩塔之間相距50米,西塔高約24米,東塔高約10米,結構、雕刻基本相同。塔身雕刻精細,形態端莊,形象生動,姿態各異。周圍景致極為秀麗,山巒起伏,叢綠滴翠,桑柏如織?,F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止錨灣碣石

  碣石位于綏中縣城西56公里處的止錨灣海濱,距山海關15公里,長10公里。在距岸邊200余米的海面之中,聳立著三塊巨大礁石,高出海面約20余米。民間傳說為孟姜女投海葬身之處。每逢落大潮,從岸邊到礁石隱約現出一條巨石鋪就的海中棧道,經過考古發現證明,姜女墳就是當年秦始皇、漢武帝、魏武帝“東臨碣石,以觀滄?!钡捻偈?,紅石砬子、黑石砬子和碣石正對的石碑地都發現了秦漢皇帝巨大的行宮遺址。

如有意見、反饋、侵權或投訴等情況,請聯系
“掃黃打非”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24 閩ICP備17003705號-24 huoche4.com 火車網 網站地圖
性色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丶-日韩欧美一级视频农村一级在线-日日夜夜回看一级毛片-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视屏